周超文巡塘、餵魚、接待前來的釣客,這是瀘州市江陽區況場鎮況豐村養魚狀元範方均一天的工作。“天天有魚賣,一年掙個30萬不成問題!”2月16日,春節已過,驅車前來垂釣的釣客依舊絡繹不絕,範方均忙得不亦樂乎。

  當地的群眾告訴記者,範方均能成為江陽區聲名遠播的“養魚狀元”,除了他有著全國無公害內檢員的身份外,還在於他養有道、賣有方。

  養有道 井水保生態

  11口由稻田改造的魚塘、30多畝水面,輕風拂過,波光粼粼。這便是位於瀘(州)宜(賓)路邊的江陽區況場鎮況豐村範方均的“範氏生態魚”養殖基地。

  從承包生產隊的小魚塘開始餵魚,到幾年前租用村民稻田改造成魚塘進行規模飼養,範方均在養魚的道路上已經走過了26年。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在26年前,範方均就開始堅持生態飼養,並響亮地打出了“假一賠十生態魚”的承諾。

  如今,在範方均的生態魚養殖基地,基地頭的廣告牌上就書寫著“假一賠十”四個大字。

  “我要對得起‘範氏生態魚’稱號,‘假一賠十’是我對消費者不變的承諾。”範方均感慨地說,養魚要創出一個讓消費者信賴的品牌,在當今魚龍混雜的養魚市場,確非一日之功。“生態魚不僅僅是指沒有餵飼料,對魚兒生活環境、生活水源都有嚴格要求,不同的季節和天氣都要用不同的生物製劑來調節水質,我的魚兒喝的就是井水。”

  記者在範方均的生態魚養殖基地看到兩口深達30多米的深井,抽水機每天上午和下午都要抽不少於3個小時的井水,然後從高處一口魚塘裏循環自流進入下邊一塊塊的魚池。

  “井水中含有多種魚兒生長所需的礦物質,加之幹凈衛生,增強了魚兒的抗病能力。”範方均說,自己給魚兒餵食的方法也與眾不同,他嚴格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則,每天給魚兒餵玉米粉、麥麩皮都是4、5次,“少吃多餐既減少精料浪費,也讓魚兒始終擁有一個幹凈衛生的水質。”

  為了打造出自己獨有的 “範氏生態魚”品牌,從2010年開始,範方均還為自己的生態魚建立了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凡是在他養殖基地購買的生態魚,均附上一張印有追溯碼、聯系電話、假一賠十承諾等信息的小牌匾,以方便購買者查詢。

  如今,範方均不僅闖出了一條生態養殖的成功之路,也成就了他的 “範氏生態養魚”品牌。2012年,他躋身“全國無公害農產品內檢員”之列。

  賣有方 魚兒塘邊銷

  如今一年四季,不論是否節假日,範方均的生態魚基地裏,都會有十幾二十個垂釣的遊客。

  原來,除了經營“範氏生態魚”,範方均還將自己的基地打造成垂釣場,釣起來的生態魚每斤只賣10—15元∽耪庵幀岸醞夥諾觥鋇南勰J劍磕甓加屑竿蚪鋶捎閽諤量蔡銼呔橢苯穎涑閃訟殖?

  從2011年以來,“範氏生態魚”叫響後,範方均就開始思考賣魚的新方法,如何才能讓“範氏生態魚”這一品牌實現收益最大化他告訴記者,在歷經20多年養魚後他發現,自己同其他養魚場在賣魚方法上都是沿襲傳統:年初放魚,年末賣魚,一年賣一次魚,到年底大大小小一次性清倉。這種做法有個弊端,年底所有養魚戶都在清塘,魚大量上市,直接導致買主壓價,魚賣不上好價錢。另外,集體清塘賣魚,對來年春耕生產所需用水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如果能改變賣魚時間,將水庫裏的魚分批銷售,一年四季有魚賣,就不怕壓價了。”2010年,範方均琢磨出一個法子,他利用“範氏生態魚”的品牌優勢,在瀘州、宜賓等地大量投放對外釣魚的廣告,並喊出了“假一賠十”的口號。

  很快,周邊的垂釣愛好者就紛至沓來。為了讓垂釣者都能釣到理想的生態魚,並且不傷害小魚,範方均實行大小魚分塘餵養,盡量保證遊客滿載而歸。去年,他的3萬多斤鯽魚、草魚、鰱魚等,通過放釣就賣了出去,實現純收益達30余萬元。

  精明的範方均還告訴記者,他目前已經投資20多萬,建成了接待能力達20桌以上的農家豆花魚館,讓前來的垂釣客人馬上就能吃上自己釣上來的生態魚,而他則收取加工費,再賺上一把。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