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3月份,天氣轉暖,有“開春第一鮮”的“開淩梭”開始上市,一下子就成了市場寵兒,價格高賣得俏。山東省海洋生物研究院研究人員告訴記者,青島梭魚資源豐富,尤其是河海交匯處豐富的浮遊生物吸引成群梭魚前來進食,隨著天氣轉暖,膠州灣、即墨丁字灣、沙子口等區域將有大量的梭魚上市。

  小攤一天能賣300斤

  “一上午的功夫都賣上了,就剩這些了。 ”昨天中午,在團島路農貿市場,記者接連打聽了四家攤位,得知梭魚都已經賣光,最後好不容易在攤主鄭女士的攤位上看到了還剩下的大約20來條梭魚,每條重量在一到兩斤,還都是活的,活蹦亂跳。 “一斤來沈的12元一斤,兩斤以上的15元一斤。 ”鄭女士一邊麻利地給顧客挑魚,一邊報出價格。

  “這幾天賣得很好,好多都是老顧客,都喜歡吃這一口,一天下來至少300斤吧。 ”鄭女士的丈夫告訴記者,處理完攤位上這些梭魚之後,他下午還要到碼頭去上貨,準備明天的銷售,“碼頭都是小船,就在近海打,當天出去,當天回來,在小港、沙子口都有,圖的就是個新鮮。 ”

  眼下的梭魚最好吃

  “就是眼下這個季節最好吃了,咱本地老百姓一般就是家常燒,飯店也有做梭魚抱蛋的,把梭魚和清氽丸子做在一起,味道也很好。 ”攤販楊先生對梭魚也青睞有加,說起梭魚的做法吃法來,頭頭是道。

  “為啥叫開淩梭呢,春天第一鮮嘛,你看現在本地漁船大部分都沒出海,沒什麼像樣的鮮魚上岸,這梭魚可不一樣,上來都還是活的。而且冬天因為水涼,它就不愛動,不吃食物,把肚子裏的臟東西基本都吐幹凈了,肉就特別細嫩。但是到了清明節以後,天氣熱了,水溫高了,食物豐富了,它就開始吃東西,那時候再吃梭魚,肉就不像現在這麼鮮了。 ”

  一網下去能打上千斤

  “梭魚是一年生的魚,大魚每年產籽之後就死了。每年夏天六七月份的時候,在碼頭附近的海邊,能看到成群的梭魚遊動,個頭不大,但是數量非常集中,這是新長成的小梭魚。夏天梭魚生長速度很快,四五天時間,長度就能翻倍。 ”到了休漁期結束,隨著天氣轉涼,成年梭魚會集中遊向深海,吳少利和其他漁民一起就到膠州灣灣口附近打梭魚,“我們的船還不是大船,二三百馬力,經常是兩條船拖一張網,40米寬,20米高,一網下去,打上千斤梭魚不成問題。”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