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中午,沈陽市2014年首期海葬活動在大連海域進行。家屬們將已故親人的骨灰裝在一個環保可降解的容器中,插上鮮花,最後放入大海。北國網、遼沈晚報記者 吳懷宇 攝

  3月15日,沈陽市2014年首期海葬活動在大連海域進行,共有家屬179人參加,69盒骨灰撒入大海,其中有2盒由家屬委托海葬辦公室工作人員代撒。

  每具骨灰政府將補貼1200元,除去住行等費用基本免費。

  近年來,每年參與海葬人數都有50%的增加,一年可節約土地10畝。

  骨灰容器可降解1小時融入大海

  3月15日中午12時30分,海葬船緩緩駛離了岸邊。在船艙裏,殯葬服務人員舉行海葬開始前的悼念儀式。之後家屬們將已故親人的骨灰裝在一個環保可降解的容器中,插上鮮花,放入大海。“這個容器是用泥土高壓製成的,沒有經過燒製,遇到海水1個小時就會溶化;容器外面插上鮮花放入大海,既有意義還非常環保。”工作人員說。

  生前愛釣魚“死後就把我餵魚吧”

  彭先生一家三兄弟一起來送父母,“我爸是去年去世的,我媽是前年去世的,我爸臨走前就說要把骨灰撒大海,最開始我們全家都不同意,就覺得將來想拜祭都沒個地方,但是我爸非要這麼做,我們也就尊重老人的想法了,以後準備每年來參加海葬祭拜他們。”

  康女士來送老伴,“我老伴生前就喜歡釣魚,臨走之前就說‘等我死了就把我骨灰撒大海餵魚吧’,我們一家人也尊重他的意願,這也是他希望的。”

  每具補貼1200元可提供代撒服務

  沈陽市殯葬處海葬辦公室主任吳宏介紹,根據政府相關補貼政策,每具骨灰將予以1200元的補貼,僅限隨行3人以內的家屬,“除去車費、住宿費、租船費等費用以外,基本就是免費的,我們還會免費頒發海葬證、免費提供骨灰降解容器、免費提供鮮花、毛巾、手套等工具。參加完海葬,在當地住一晚之後,我們還會租車帶大家沿海邊欣賞風景、舒緩心情。”

  如果有家屬因為各種原因不能親自前往參加海葬,殯葬部門還可以提供代撒服務,每具骨灰需要收400元代撒服務費。這次海葬一共有2具代撒骨灰,一位是五保戶,家裏沒有親人只能代撒,還有一位是家人實在沒有時間,“我們會全程拍照給家人傳過去,確保我們的服務讓家人滿意。”

  可電話報名也可網上報名

  沈陽市從1997年開始至今已經舉辦了171屆海葬,先後有17927人參加,6093盒骨灰撒入大海。

  每年年初,沈陽市海葬辦公室就會將全年開展骨灰撒海的時間公布在沈陽殯葬網上。每年3月初為骨灰撒海報名登記時間,逝者親屬可電話報名,也可以登錄沈陽殯葬網進行網上報名。經過審核後,確定參加海葬時間批次。“這幾年,參與海葬的市民逐年增加,基本每年都會增加50%。”沈陽市殯葬處處長顏雪飛說,“海葬也最大化節約了土地,普通一畝墓地安置150份逝者骨灰,如果按一年撒海骨灰1500份計算,每年可節約土地10畝,可節約石材2250立方米。”

  今年沈陽市計劃組織37期海葬活動,其中大連海域32期,營口海域5期。目前已有500名家屬預約報名大連方向的骨灰撒海活動,營口方向也將於5月份開始報名。

  報名方式

  電話預約報名:23475222、23476222

  網上預約報名:沈陽殯葬網(www.sy96144.com)

  北國網、遼沈晚報記者 李那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