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是個釣魚愛好者。昨天下午,他在如東一條大河裏釣上來一條怪魚。憑著多年的經驗,老王判斷這是一條幼體的鱘魚,極有可能是中華鱘。

  鱘魚是古老的珍稀魚類,分布於北溫帶的淡水和鹹水水域中,有大約27個品種。老王說的都是鱘魚的顯著特征,由於全身無刺,它只靠少量硬骨和背部一列、體側和腹部各兩列共五列漂亮的骨板及軟骨脊椎支撐身軀。

  這條鱘魚體長不到二十厘米,如果是中華鱘,那可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老王小心服侍,泡沫箱裏的水是帶回來的河水,還裝了增氧泵,投放了餌料。

  老王托記者把魚送到南通海底世界先養起來,海底世界工作人員初步判斷,這條鱘魚是剛孵化不久的幼體,是否是中華鱘還有待觀察,也不排除是沿海養殖場飼養的俄羅斯鱘或是黑龍江史氏鱘的幼體,它們可能在很巧合的情況下進入了內河。

  因為體型太小,工作人員把這條幼體鱘魚放入一只暫養筐中,很快,池子裏鱘魚大哥們就來探望這個小兄弟了。

  就在幾天前,湖北武漢一位漁民誤捕了一條罕見的長3.3米,重達600多斤的野生中華鱘,後被成功救助。近年來,野生中華鱘的資源量在不斷下降,令人欣慰的是,我們南通市民保護中華鱘的意識非常強,近年來多次將在長江中誤捕的中華鱘放生。(羅健 朱陶 張家挺 報道)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