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一個較好的釣點對能否釣獲大鱅魚具有決定性的作用。鱅魚不是在水底覓食吞鉤被釣起的,而是在水的中上層遊弋時,聞到水底魚餌的酸臭味道迅速下沈連鉤帶水吸進口中。因此垂釣鱅魚最理想的釣點是1米左右的淺水區,最深也不要超過2米。
那麼怎樣才能找到這樣的釣點呢?關鍵在四點:問、看、測、試。
問:到了一個陌生的水域,先問一問常在那裏釣魚的釣友,哪裏水深,哪裏水淺;哪裏是舊河道,距岸有多遠;哪裏水底有雜物;餌料的配比等等,做到心中有數,酌情施釣。
看:問完了情況,初步確定了釣位,還是別急著施釣,應該先看看周圍釣友上魚的情況,哪個釣點上了鱅魚,個體有多大;再看看自己選擇的釣點前方的水面有沒有鱅魚活動的跡象。粗略地摸清了魚情之後,再找點試釣。
測:釣鱅魚一般都用投竿,用投竿測出距岸邊幾十米遠釣點的準確深度並非易事,必須熟練地掌握拋遠、拋準的技術。測量水深一般常用目測和計時兩種方法。目測法是拋鉤墜到釣點,等其沈入水底後,把線繃緊架好竿,看線從竿尖到接觸水面的傾斜角度,如果角度大說明水深;角度小說明水淺,這種方法比較直觀,但不太準確,誤差較大。另一種方法就是計時法,就是把鉤墜拋到釣點,當墜子剛接觸水面時,立刻把線繃緊,並口中讀秒一、二、三、四……此法較為復雜,鉛墜落底速度和風力、浪頭、鉛墜重量與形狀等都有關系,需經過反復練習方能熟練掌握。以鉛墜重量30克為例:在風力2—3級基本無浪的情況下,經實驗下沈速度為每秒0.3米左右,如果7秒線松,那麼水深就是2米左右。
試:經測試選定釣點後,要先試釣。因為鱅魚不像青魚、鯉魚等底棲魚類那樣謹慎,要經過很長時間的聚窩,反復試探認定沒有危險之後才會吞鉤,而鱅魚只要能發現餌料就會馬上趨前吸食。所以如果水溫適合、餌料對路,釣餌拋出去了一個多小時還是不見動靜,那就說明附近沒有鱅魚,應該當機立斷,另換新的釣點。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