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禁釣之後,水網密布的高淳成了釣魚人青睞的片區,短時間裏,南京主城方向的釣魚人大量湧入,打破了當地人寧靜的生活,引發了一些投訴。面對潮湧而來的釣魚大軍,是聽之任之,還是關門謝客,又或者是熱情接待?小村的人們短時間裏面臨幾個選擇項。

  釣魚人湧入引發投訴

  長江禁釣之後,江岸釣魚人的生活規律必須調整。2021年3月初,長江邊出現了用魚竿放風箏的奇景,而更多的釣魚人則背上釣魚工具,四處遊走,沿途尋找可以釣魚的開放水域。

  水網密集的高淳成為不二之選,這裏水域四通八達,大量人群的快速聚集,也引發了新問題。

  首先是資源被占據,當地村民寧靜的生活被打破:市民李女士(化名)在投訴中稱:“釣魚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今天有事回獅樹老家,滴滴車到雙橋渡(的時候),發現河兩岸密密麻麻的全是釣魚人,基本是隔著幾米就是一個。”

  “吃過中飯,我回淳溪的時候,發現滴滴根本就打不到車,站在路邊等公交足足等了一小時,上車後發現車上擠得水泄不通,司機師傅抱怨說,南京每天有三四百老人到這一帶釣魚,實在太多了。”

  情況真的如此誇張嗎?3月9日一早,記者在雙橋渡一帶看到,閘口的永勝河連著固城湖,內側河道就是蜿蜒流過幾個村落的獅樹河,從河口開始,兩邊確實魚竿林立,河道邊的灘塗上、碼頭上都站滿了釣魚人,有些人實在沒有站的位置,直接站到了淤泥裏。

  沿河兩三公裏長都是這樣的情況。因為釣魚人過於密集,他們之間的間隔基本就是一個釣竿的長度,更有甚者直接劃來了小船,端坐船頭釣魚。

  當地公共資源承壓

  正在釣魚的劉老先生是江寧人,剛剛退休不到一年,他向記者敘述了原委。

  “像我們這群人呢,基本都是退休的,沒有其他愛好,就好個釣魚。釣魚的人呢,一般都有尋找新場地的需求,高淳這種水網密集,三步一河,五步一溝的地方,很適合釣魚,陌生的地方才有不確定的漁獲,這也是釣魚運動的魅力之所在。不過人確實是太多了,這主要是因為,附近有不少禁釣區域,理想的水域相對還是缺乏的。”

 

  “我們一般都是早晨來,到處轉著釣,附近也沒吃的,都是自己帶著飯團之類的東西簡單解決一下,要是帶的水喝完了,也沒地方補充,只能忍著。”

 

  當地一位村幹部告訴記者,由於人群大量湧入小村,除了對公共交通造成壓力之外,還帶來了其他問題:“首先是釣魚人帶來的垃圾,造成了環境汙染,有些垃圾更是被丟在松軟的河灘上,加大了清理的難度。其次是對農田的破壞。第三是居民使用的水碼頭常被占用,對當地人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釣魚人也知道這些問題,劉老先生說:“村民們內心裏並不歡迎我們的到來,據說村裏已經在打報告了,這裏很快也要加入禁捕禁釣的範圍了,用不了多久也釣不起來了。”

  新麻煩帶來了新機遇

 

  者聯系了獅樹河河長卞文祥。

他告訴記者,獅樹河是當地一條普通內河,不在此次禁捕禁釣的範圍,旁邊的固城湖、石臼湖和水陽江等區域才是禁捕禁釣區域,目前獅樹河和其他水域是斷開的。

  據介紹,在高淳當地,以水為生的人很多,護水是當地一個永恒的話題。

  對於不斷湧入的釣魚人群,獅樹河保護者想到,如果能引導、形成更大的釣魚群體,在本地活躍,進而穩定消費,那麽,數量龐大的群體在鄉村地頭就會構成穩定的存量市場。

  具體的辦法是,統計釣魚群體人數,並設法引導其壯大。在此基礎上,為這個群體量身打造餐飲、安全、出行、釣魚工具保管、餌料加工、船只租賃等多個層面的服務內容,形成一定的市場存量,並以市場存量來對接旅遊農莊、農家樂、運輸車輛、環衛力量等多種社會資源。

  “這個市場其實誘惑力還是蠻大的,就算最基礎的,三五百人每天消耗二百份的盒飯,也能養活一個農莊或者農家樂了,其他服務可以從這個角度深化下去,配上些個性化需求,諸如船只租賃服務等。以水為生的人少了,水的壓力自然小了,發展的空間就大了。”卞文祥告訴記者。

  目前,當地將設法引導釣魚人群,規範其行為,形成釣魚人和村民的和諧氛圍。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