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草是從澳大利亞引進我國的一種優良牧草,在湖泊、港汊、水庫、池塘均能生長,尤其適應淤泥較深的精養魚池。它具有優質高產、適應性廣、抗逆性強、易種等優點。全部均能被魚食用。在目前飼料緊缺的狀況下,種植小米草,以青代精,降低成本,提高漁業效益,開辟飼料途徑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播種:


清明前後,排幹池水,整平池底,開好漬水溝,將種子象播稻谷種一樣,直接撒播在上。每畝用種1.5-2.5公斤。種子最好要求是當年或頭年的,以提高發芽率。


二、管理:


根據小米草的特性,在種子未發芽前,不能漬水淹了種子。當苗長至20厘米後,可灌註些水,水位不能超過苗高的三分之一;待苗長至30厘米後,可適量加水,水位可保持在株高的五分之二,以便帶水助長。一般在淤泥較深的池塘,不需要追肥。淤泥較淺的池塘,需追肥2-3次,每次尿素每畝為1.5-2.5公斤,過鈣為2.5-4公斤。



三、利用:


①割青餵魚,待株長到60厘米就可開始割草餵魚。草鯿魚最喜歡吃此草。


②淹青肥水作有機肥。待株高長到1米左右就可引水淹草肥水;水質且能保持3-4個月不需其它肥,同時不影響草魚所棲息的水域環境,又促進花白鰱魚生長迅速。


③在5月中旬以前,利用養冬片魚種的空閑池塘,搶種小米草,既可補成魚青料之不足,又可作淹青肥水。




④養豬效益高。小米草含蛋白質比其它牧草的青飼料都高,且質優葉嫩,含粗纖維少,是養豬、鵝、兔的一種較理想的青飼料。


⑤利用時間長,一年能分春、夏、秋三季播種收割,收割期一般在20-30天左右。種植小米草,投入少,見效快,效益高,是水產養殖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條有效途徑。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