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表示:病害越來越多,發病越來越嚴重已成為製約順德甲魚健康發展的一大困境。據專家介紹,當前順德區常發的甲魚病害主要有三種,一種是細菌性疾病,如白點病、疥瘡病、爛身病等;第二種是真菌性疾病,如白斑病;最後一種是寄生蟲病,如累枝蟲病等。專家稱,雖然這些病每年都有發生,但隨著順德養鱉人的防病技術越來越成熟,已能有效地防控好這些疾病,不過目前仍對一種比較嚴重的病害速手無策,這種病害就是“搖頭病”,也稱鰓腺炎病、紅脖子病。
可以說“搖頭病”是目前養殖商品甲魚中危害最大的疾病,目前還沒有查出真正的病因,更不說進行有效治療了。專家介紹,紅脖子、鰓腺炎病稱呼不同,但實際上是一種病,當紅脖子或鰓腺炎急性發做時,有的病甲魚臨近死亡時表現出搖頭癥狀,所以有些人又歸納出“搖頭病”。發生“搖頭病”時,病甲魚表現為腸胃失血、肝臟破碎、鰓腺糜爛、脖子紅腫、眼瞎、頭部搖晃等綜合癥狀,死後甲魚頭部還會伸長。
專家表示,雖然目前“搖頭病”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可以從預防環節做好工作,降低此病的發病幾率。
首先是要管理好水質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養殖水源的水質要好,養殖前及養殖過程中要培好水中的藻類,保持水體一定的肥度,透明度在15~25厘米之間;
養殖過程中,要定期檢測水中的氨氮等指標(通常每月檢測1~2次,高溫季節增加檢測次數,惡劣天氣要加強檢測),如果發現指標超標,要及時開啟增氧機攪水、曝氣,加速有害物質揮發,情況嚴重時還要潑灑有益微生物製劑如芽孢桿菌製劑調節水質。
另外,在雨水、臺風等惡劣天氣前後要註意用水質調節劑改底和調水。
其次是要科學投飼,增加甲魚抵抗力
要選擇優質飼料投餵,飼料中的魚粉質量要好,不能使用紅魚粉作原料;還要定期在飼料中加入中草藥投餵,如板藍根、大青葉、大蒜素、三黃粉、穿心蓮粉,以及護肝類藥品和維生素類藥物,高溫季節每個月添加一次,每次餵3~5天即可;另外要適時調節投飼量,特別是高溫季節,要適當減少投餵量,每天觀察甲魚吃食情況,及時根據當天的吃食情況調整下一餐的投餵量,避免投餵太多引起甲魚發生腸胃病;並及時清除殘餌,避免汙染水質。
第三是要科學消毒水體
專家認為,對甲魚養殖水體要進行有針對性的主動消毒。要根據季節變化、水質變化等情況靈活消毒,做到防患於未然,如可根據情況使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藥物交替消毒,殺滅水質有害物質,減少疾病發生。
另外,在甲魚出現搖頭預兆時,專家建議養殖戶要盡快聯系專家或當地技術員進行現場診斷,爭取能快速、準確地診斷疾病,並提早對癥下藥,盡可能減少損失。養殖戶切忌千萬不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胡亂用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損失。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