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寧波市漁業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積極推進漁業科技進步與創新,加快漁業經濟轉型升級,確保漁業經濟平穩發展。2013年全市1-6月水產品總產量38.50萬噸,同比增長2.5%。其中海洋捕撈產量22.06萬噸,同比增長5.7%;海水養殖產量12.55萬噸,略增0.36%;淡水產品產量3.51萬噸,同比增長1.5%。漁業總產值(含苗種產值)48.29億元,同比增長8.4%。綜合分析,上半年全市漁業經濟形勢有以下特點:
一、國內海洋捕撈形勢不容樂觀
一是生產形勢比較嚴峻。據象山和奉化反映,上半年捕撈漁船出現大量停港現象,雙拖漁船尤為嚴重。雙拖漁船1月份陸續回港後,2月份基本上沒有出海,約有40%左右的漁船在3月份出海1-2航次,效益一般,至4月中旬大部分漁船開始出海捕撈小鮐魚;單拖漁船相比去年同期出海生產數量有所增加,2月份和3月份主要以捕撈飼料魚為主,前期大部分漁船獲利,後期效益有所下降,從4月下旬開始大部分漁船回港休息。深水圍網漁的捕撈形勢與去年相比變化不大,生產都不理想,尤其是小型圍網漁船上半年都沒有出海生產,大型圍網也部分停港,生產的漁船出現虧損。拖蝦漁船與去年情況基本一致,2月份前期效益較好,後期效益逐步下降,3月份開始基本停港。
二是海洋漁業資源衰退加劇。大量作業漁船、以及不合理作業網具對海洋漁業資源(尤其是幼魚資源)的過度捕撈,導致海洋漁業資源衰退加劇。漁獲物品種總體較雜,主要漁獲物以蝦蛄、梅子、魷魚及其他小雜魚蝦等見多,帶魚、鯧魚、小黃魚等傳統經濟魚類的產量偏低。資源繼續向小型化、低值化方向轉變。從統計數字分析,傳統經濟魚類資源衰退嚴重:其中鯧魚產量同比下降6.6%。傳統經濟魚類中只有馬鮫魚、鮐魚呈較大的上升趨勢,其他蝦類和蟹類產量也有所增加,但質量下降明顯。其他類在捕撈總產量中所占的份額進一步加大。抓飼料魚成為拖網漁船上半年生產的主要收入來源。雖從統計數據來看,上半年全市海洋捕撈產量增加,主要是奉化去年底新增了63艘大馬力漁船,同比增加的11923噸海洋捕撈產量大部分都是小雜魚產量。
三是水產品銷售價格上升。據象山中國水產城提供的價格信息:上半年東海海產品總體價格上浮已超過10%,其中大規格的鯧魚批發價從原來的每公斤180元漲到220元,帶魚從每公斤54元漲到了62元,野生梭子蟹從每公斤260元漲到了320元。因養殖大黃魚產量增多,銷售價格比2012年有所下降,銷售價格為16-18元/斤;出口鱸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