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安徽漁業經濟在市場拉動、政策驅動、科技促動下,持續健康穩步發展,水產品產量增長、質量安全穩定;水產品市場供應充足、購銷兩旺,養殖效益提升,漁業投入熱情高漲。據統計,全省水產養殖面積850萬畝,同比增加15萬畝。實現水產品產量104.4萬噸,同比增長4.9%。主要表現:
一是水產養殖持續升溫。上半年,各地在政府支持、部門引導下,加大了冬春季池塘改造力度,標準化改造後的池塘水體養殖容量成倍增加;社會資本投入開發沿江、沿淮圩區宜漁灘塗顯著增加;稻魚(蝦、蟹)結合養殖在前兩年成功示範基礎上,推廣應用步伐加快;水庫、采煤塌陷區生態增養殖規模繼續擴大。受動物疫病影響和水產品市場需求增加,社會投資漁業持續增溫。
二是苗種繁育再上新臺階。受市場拉動,今年水產苗種產銷兩旺,供不應求。不少苗種生產企業更是出現爭相搶購、駐場等苗的難得景象,社會養殖投苗增加。據統計,上半年全省春繁水產苗種達到380億尾,同比增加50億尾。
三是養殖結構繼續調整。各地漁業主管部門和技術推廣機構抓住春季有利時機,加強技術指導,圍繞市場需求調整養殖品種結構,提高養殖效益。青蝦、斑鱖、沙塘鱧、黑尾鲌、福瑞鯉、長豐鰱等一大批名優新品種養殖規模進一步擴大,配套養殖新技術、新模式推廣應用。
四是漁業產業化發展加速。漁業二三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無為、東至、霍邱、霍山等一批新建大型養殖企業、水產加工廠、批發交易市場等相繼投產,水產品加工產值在全省農業產業化十五個大類中,繼續保持增幅領跑。在已經公示的新增省級產業化龍頭企業中又有9家水產企業在列;漁網漁具產銷出口形勢大好,休閑觀賞漁業備受社會青睞,發展迅速。
五是漁業安全形勢穩定。通過安全生產責任製落實,加強督查指導,開展平安漁業示範縣創建、廣泛宣傳教育和漁民技能培訓工作,推進漁業互助保險,有效應對防範強對流天氣和超強臺風“蘇力”的災害影響,沒有發生漁民意外傷亡,漁業安全生產保持穩定良好態勢。漁業生態環境維護和資源養護水平進一步提升,水產品質量安全產地抽檢合格率保持100%。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