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曲」是什麽?
在經過強烈蒸煮的白米中,移入曲黴的分生孢子,然後保溫,米粒上即茂盛地生長出菌絲,此即酒曲。在曲黴的澱粉酶的強力作用而糖化米的澱粉,因此,自古以來就把它和麥芽同時作為糖的原料,用來製造酒、甜酒和豆醬等。用麥類代替米者稱麥曲。
酒曲就是酒母,一般家用的在超市、副食店、菜市場、農貿市場可以買到,有各類酒曲。
《酒母》
凡釀酒必資曲藥成信。無曲即佳米珍黍,空造不成。古來曲造酒,蘗造醴,後世厭醴味薄,遂至失傳,則並蘗法亦亡。凡曲,麥、米、面隨方土造,南北不同,其義則一。凡麥曲,大、小麥皆可用。造者將麥連皮,井水淘凈,曬幹,時宜盛暑天。磨碎,即以淘麥水和作塊,用楮葉包紮,懸風處,或用稻稭罨黃,經四十九日取用。
造面曲用白面五斤、黃豆五升,以蓼汁煮爛,再用辣蓼末五兩、杏仁泥十兩和踏成餅,楮葉包懸與稻稭罨黃,法亦同前。其用糯米粉與自然蓼汁溲和成餅,生黃收用者,罨法與時日,亦無不同也。其入諸般君臣草藥,少者數味,多者百味,則各土各法,亦不可殫述。近代燕京,則以薏苡仁為君,入曲造薏酒。浙中寧、紹則以綠豆為君,入曲造豆酒。二酒頗擅天下佳雄。
出處:《酒經》
參考資料:?si=1
酒曲又叫「酒藥」,一般的食品店都有的賣。是塊狀的象碎米粉壓製出來的一樣。每包兩小塊, 每塊有麻將牌大小(比麻將牌厚一倍)可做6--8市斤的米。註意:不是堿或發酵粉! 說起來,這種酒曲發酵技術還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大發明。酒曲中有灰黴菌和酵母菌兩種微生物。灰黴將澱粉轉化成糖,即糖化過程;酵母將糖轉化成乙醇,即酒化過程。只有這兩個過程 進行到適當程度,才有美味的米酒。 米酒,又叫酒釀,甜酒。古人叫「醴」。南方人很喜歡吃。過年時許多人家都要做。 蘇州產的「酒藥」(蜜蜂牌)上有詳細的製作說明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