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魚竿189克釣5h28釣19釣可以釣大頭魚嗎?
可以釣大頭魚的。
大頭魚,學名花鰱。是鯉科鰱屬魚類。別名胖頭魚、黑鰱、黃鰱、松魚、鰫魚、大頭魚、鱅頭鰱、鱅。
地域分布
分布水域很廣,從南方到北方幾乎全國淡水流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鱅魚屬於濾食性魚類,對於水質有清潔作用,一般魚池、水庫多於其它魚類一起混養所以有人送它雅名「水中清道夫」。
生活習性
鱅魚性溫馴,不愛跳躍,行動較遲緩。生活在水體的中上層,具有河湖洄遊習性,平時多生活在有一定流速的江湖中。濾食性,主要吃輪蟲、枝角類、橈足類(如劍水蚤)等浮遊動物和原生動物,也吃部分浮遊植物(如矽藻和藍藻類)和人工飼料。鱅魚的鰓毛較大主要以水中微生物為主,有時魚蟲小蝦也照吞不誤。
形態特征
鱅魚體側扁,頭極肥大。口大,端位,下頜稍向上傾斜。鰓耙細密呈頁狀,但不聯合。口咽腔上部有螺形的鰓上器官,眼小,位置偏低,無須,下咽齒勺形,齒面平滑。鱗小,腹面僅腹鰭甚至肛門具皮質腹棱。胸鰭長,末端遠超過腹鰭基部。體側上半部灰黑色,腹部灰白,兩側雜有許多淺黃色及黑色的不規則小斑點。體長最大可達146厘米。
生長速度
在天然河流和湖泊等水體中,通常可見到10公斤以上的個體,最大者可達50公斤。適於在肥水池塘養殖。在飼料充足的條件下,1齡魚可重達0.8至1公斤。成熟年齡與草魚相同或稍早。初成熟個體重在大部分地區需10公斤以上,但在兩廣地區,通常不足10公斤的親魚也可產卵。催產季節多在5月初至6月中旬,其他繁殖生態條件大致與鰱魚相同。
食用指南
1.適用於燒、燉、清蒸、油浸等烹調方法,尤以清蒸、油浸最能體現出胖頭魚清淡、鮮香的特點。
2.鱅魚頭大且頭含脂肪,膠質較多,故胖頭魚還可烹製「砂鍋魚頭」。
3.切魚方法:魚肉質細,纖維短,極易破碎,切魚時應將魚皮朝下,刀口斜入,最好順著魚刺,切起來更幹凈利落;魚的表皮有一層黏液非常滑,所以切起來不太容易,若在切魚時,將手放在鹽水中浸泡一會兒,切起來就不會打滑了。
大頭魚食譜
胖頭魚燉豆腐
原料:胖頭魚、大豆腐、蔥段、姜片、蒜末、幹辣椒和香菜末;料酒、生抽、糖、醋、鹽。
製法:
1.魚洗凈後切成幾段,魚頭劈成兩半,用料酒和鹽拌勻腌製10至15分鐘;豆腐切塊。
2.鍋熱倒油,油溫九成熱時先煎魚頭,煎成金黃色時盛出,再煎其它魚段。煎好後把魚頭再放回鍋內。
3.放入料酒、生抽、蔥姜蒜、幹辣椒、糖醋鹽,加水,倒入豆腐塊(水要沒過豆腐)。用大火燒開轉中火燉。鍋裏湯剩下三分之一時,加香菜末出鍋。
砂鍋胖頭魚
原料:鱅魚頭1個,粉皮,青蒜,冬筍,冬菇,豬肥瘦肉,醬油,料酒,鹽,味精,水澱粉,泡紅椒,白糖,清湯,花生油。
製法:
1.粉皮泡好切成1厘米寬的長條。冬筍、冬菇、豬肥瘦肉切成片,青蒜切在段。
2.花生油燒沸,把魚頭用料酒抹一下,放油鍋內炸至金黃色撈起,放入砂鍋內。
3.油鍋燒熱,把肉片、冬筍、冬菇煸炒均勻,隨下泡辣椒、醬油、料酒、白糖、清湯、鹽,湯開後倒入砂鍋內。
4、砂鍋燒開後,蓋好蓋,移小火燒之,魚頭燒透後,把粉皮放入,略開片刻,放入味精,調好味,放進青蒜段,原砂鍋上桌。
特點:湯濃味鮮,家常風味。
釣大頭魚,魚竿重量的選擇至關重要。189克的魚竿,是否足以釣獲大頭魚呢?答案是:視具體情況而定,但有一定難度。
大頭魚體型碩大,成年個體體重可達數十公斤,魚竿承受的拉力負荷相當可觀。189克的魚竿屬於輕量級,雖然具備一定的靈活性,但其承重能力有限,在與大頭魚搏鬥時,容易出現斷竿的風險。
釣大頭魚時,往往需要使用較粗的主線和子線,以確保線組的強度。粗線組會增加魚竿的負重,進一步加大了斷竿的概率。
如果目標大頭魚的個頭較小,體重在幾斤到十幾斤之間,使用189克的魚竿倒也勉強能夠應付。但這需要釣者具備嫻熟的遛魚技巧,通過巧妙的控魚,避免與大頭魚正面硬剛。
需要註意的是,釣大頭魚時,還需要考慮釣竿的長度。較短的釣竿,在遛魚時不容易形成弧度,對魚竿的負荷更大。建議選擇長度在3.6米至4.5米之間的釣竿,既能保證一定的調性,又能有效減緩魚竿受力。
使用189克的魚竿釣大頭魚,雖然不是不可能,但需要謹慎行事。釣者應充分考慮魚竿的承重能力,選擇合適的線組,並掌握嫻熟的遛魚技巧。如果條件允許,還是建議選擇更為強勁的魚竿,以確保垂釣安全。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