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始研究海水缸中的菌類對亞硝酸鹽的影響

在全國的文獻以及網站中找到一些答案,發現其實亞硝酸鹽是很容易分解成硝酸鹽的,只要缸裏的硝化菌培養的好,不管氨或者亞硝酸鹽都可以分解成硝酸鹽
重點來了,在消化菌分解成硝酸鹽之後呢?有沒有足夠的厭氧菌來將硝酸鹽分解脫氮是一大重點
目前找到的資料並沒有人研究在魚缸之中
但是在廢水處理的很多資料裏可以找到相關厭氧菌來將硝酸鹽分解脫氮的資料,只是在廢水處理所運用的是一個龐然大物,需要很大的空間來設置一個厭氧槽
而在厭氧槽裏通常都是用類似沈澱的作用,加上淤泥裏面的厭氧菌來分解NO3,配合溫度控製在30°以上來使得厭氧菌成長

結論來了,在浴缸中如何容易培養厭氧菌呢?

其中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魚缸中運用一個不要強製水流的槽
意思就是不要水流強製流過沙子,而是讓水流緩慢從沙子上面流過
但是沙子不要太厚 我研究的結果是15-30cm以上 面積越大越好
珊瑚沙的上不10cm厚的部分是硝化細菌生存區,下面就是微養或無氧區則是厭氧菌生存區

 

請註意厭氧菌並不是不需要氧氣 他們所需的氧氣量是硝化菌的百分之一而已 當厭氧菌在缺乏氧氣到達四小時後將會死亡(這也是沸石桶運用的原理之一)

至於厚沙的布置請參考CMF論壇內的帖子 在這之中不再重復討論

另外一個重點 就是現在的沸石桶 沸石的原理其實就是利用有氧和厭氧的交替來處理水質 沸石也是在工業處理汙水比較常用的手段

活石的設置 為什麼缸裏要放大量的活石 其實也是內部可以培養厭氧菌 太小的活石無法提供微氧區給厭氧菌生存
基本上為什麼要養水呢 其實就是在培養菌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裏吧 謝謝大家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