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的參數配置
主缸:90*60*55
底缸:80*45*30
燈:邁光R420 160W
造浪:邁光玄影30W (我只開百分之40左右)
主泵:AE變頻3500
蛋分:AE EC01變頻
主缸設有兩個鴨嘴出水口,輔助造浪,增加水流流量。ATS四屏輔助過濾,底缸設有藻缸(只有一坨)。
這一套設備在目前養海水設備裏面算是相當廉價的了,但是我覺得這樣一套至少對於我要養的東西來說已經足夠了。魚缸一共用了18桶純凈水,大約360升水,石頭用了60斤死石,因為死石可以隨便拿出水,敲、打、砸直到修型到自己滿意為止。好吧,我承認我說謊了,其實我看中它的主要還是便宜。
魚缸維護的誤區。
因為之前我飼養的是30L水的微缸,一直聽人說,控製好微缸的水質才是水平的體現,可我卻理解成為微缸的水質需要經常打理,而幾百升水體的魚缸則不需要經常打理,這樣的誤區卻給我造成了刻骨銘心的痛。
新魚缸到位,我興致勃勃打了訂水熱線,將一桶桶純凈水倒進魚缸,之後嫻熟的配鹽,鋪沙、放石頭,打開維生系統,之後關門走人。幾天後,生物陸續入住,用我微缸的經驗開燈關燈,可問題很快就來了,劇情並沒有像我所想的那樣的發展,而是石頭上長滿了褐色的薄膜這就是傳說中的褐藻,沙子上一塊塊惡心的紅泥在造浪的吹拂下顯得詭異無比,此情此景讓我當時就懵逼了,說好的白沙、清水、老船長呢。慶幸的是在漁友們的幫助下,經過幾個月的奮戰,魚缸終於穩定了,希望大家在開缸尤其是死石開缸的時候不要走入我的誤區,最後來了個欲速不達一通折騰。
這裏我就說一下死石開缸面臨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
死石開缸絕對不意味著不需要養水,而是更應重視養水。
1)換水,在開缸初期,每周有規律的換水,我每周換水40L。
2)當紅泥褐藻爆發時,切記不要用藥,因為藥同樣會殺死益生菌,如果覺得太難看可以關燈3天(lps適用)但是個人認為治標不治本,水質不行,開燈一樣會長出來。
3)可以增設一臺ATS這個對於祛除紅泥褐藻非常有效。
死石開缸必須伴隨一部分活石來引菌種。若石頭上附著褐藻一定要調理水質徹底清除,因為石頭上呼滿褐藻的話,鈣藻等生物是很難存活導致死石難以活化。
~~鋪沙問題~~
在這裏我建議,新手盡量不要鋪沙,雖然潔白的沙子與燈形成反射,會使你的魚缸更夢幻看著更舒心,但是若管理不當,長時間堆積在沙子上某些生物的“嘔吐物”或者“排泄物”就只能讓你堵心了。若沙子得不到維護,長時間沈積營養鹽,還會對水質造成破壞。這裏有人說下翻砂生物啊,沒錯,翻砂生物確實可以很好地清理和維護沙子,但一些新手或者建缸初期,翻砂生物未必能夠好好幹活,反而陸續掛掉,幾十元一只的翻砂生物,你們心疼不心疼不知道,反正我挺心疼。
~~石頭造景的擺放~~
石頭擺好之後就千萬不要動,我千辛萬苦除去的紅泥褐藻,在我某一次手賤的搬動石頭從新造景後,再次爆發。所以這裏要說的就是,造景一定要一次性成型,盡最大可能不要再次挪動石頭,挪動石頭會使,沈積在石頭上的營養鹽等有害物質爆發出來,破壞水質。
石頭的擺放美觀之外還要註意功能性,盡量不要堆積在一堆,那樣會造成水流的不暢通。在擺放石頭前,最好做一個規劃,什麼生物擺在什麼位置,根據燈光水流有層次有目的的擺放石頭,以便適應不同的生物需求和生物數量。
~~ATS~~
對於ATS的作用有人褒貶不一,ats的缺點就在於它拉低KH吸收大量微量元素,所以SPS基本不上ATS,至於蒸發來說,對於密封性很好的ATS基本不會造成大量蒸發。優點就是能夠降低水裏的NO3、PO4。
在這裏我講講我使用ATS的感受,我在褐藻紅泥爆發的時候在某寶購置了一套四屏的ATS,也算是有病亂投醫吧,投入使用一陣子發現沒有什麼效果,大約過了半個月,我第一打開ATS,發現裏面長滿了黏糊糊褐藻和紅泥,這時候問問了漁友們,才知道ATS必須經常清理,長時間不清理褐藻飽和之後會再次釋放營養鹽,形成惡性循環,之後我開始每三天清理一次藻屏上的褐藻,大約1個月,藻屏上逐漸長滿了功能藻,現在每周清理一次,每次都能收割很多功能藻,只有零星的褐藻殘留在藻屏,魚缸內很少出現褐藻了。
這裏總結的就是ATS對降低PO4 、NO3 清除紅泥褐藻絕對有效果,只不過懶人就算了,ATS需要經常打理,若長時間不打理,裏面的藻飽和之後會反釋放營養鹽,破壞水質。看到粘稠的褐藻紅泥之後最好馬上就刮掉(這點我做不到)。最後要說的是,ATS的藻屏是根據缸內的情況來選擇出藻的,若魚缸內的NO3 PO4暴高,他長出的肯定不會是功能藻尤其是開缸前期或褐藻爆發的時候,長出的必然是褐藻或者是紅泥,不過只要多清理,並且註意養水,很快就會長滿功能藻。
~~除藻生物~~
對於除藻生物吊類,食藻螺就不說了,我這裏要說的就是西瓜刨,這貨長著一雙人見人想幹的嘲諷臉外帶一副炮眼,很多人選擇它就是因為它重口味,喜歡吃類似於嘔吐物的褐藻。但西瓜刨進缸之後才發現,褐藻是沒了,但取而代之的滿剛亂飄的大便。這還是好的,我一個朋友36L水的微缸引進西瓜刨之後,整個魚缸的水體都被這臺“造糞機”汙染成淡屎色,最後不得不在把它請出去。所以我要說的是,不要太介意魚缸裏面的藻類,如果是褐藻跟紅泥,說明水質出了問題,調理水質才是治標治本,而盲目的引進生物無外乎是掩耳盜鈴,尤其是微缸,在水質不穩定,消化系統不成熟的時候,很可能會因為超出處理能力的排泄物導致了魚缸的NO2超標,雪上加霜。
~~對於生物入缸,因為我的魚養的比較少,我只能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或許對或許不對都請大家多包含斧正。~~
魚類入缸過水過溫我就不多說了這個大家都知道,我要說的就是檢疫與隔離,買來魚之後有條件的尤其是FOT必須要將魚放進檢疫缸,珊瑚缸一般都用一個隔離盒,訓餌觀察,以便發生情況之後便於撈取治療。但,本來經過運輸的魚類就高度緊張,下水後又放進水流不暢通,空間狹小的隔離盒內,勢必會對魚造成更大的壓力,反而會降低成活率這也是為什麼一些人的檢疫缸要比自己的主缸還要大的原因。在這裏我要說的就是,白點等病狀對於新手來說不可能百分之百避免,為了提高成活率,請在購買與之前,充分了解各種魚病的治療方法,準備好治療藥物和工具,切勿存在僥幸或者碰大運的心裏,買到家如果你不能很好的隔離訓餌,又沒有足夠大的檢疫缸,那麼不如在主缸第一次(僅限第一次放魚)進魚的時候直接把魚扔進去,可能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簡單飼養的生物,因為有些我沒養過也就沒有話語權這裏全是我養過的~~
小醜魚。其實我不怎麼認為小醜魚好養,因為我之前養過好多條,都換了白點駕鶴西遊,這裏我要說的是,小醜魚最好購買人工的,人工的成活率要比野生的成活率高的太多了,當然有充足的解毒經驗的人可以忽略。
炮仗花,只要餵食蝦肉就會一直開的很好。
榔頭,火柴頭特別需要註意的就是KH這類型的生物對KH非常敏感,他們能在30°的水溫生存,能在NO3過百的水中飄逸,但在低KH的條件下則會掉頭,猝死。
奶嘴、地毯等海葵,這類的生物說實話我進了就後悔了,奶嘴整天的不出來,到處亂跑。而這裏要說的是,奶嘴進造浪不一定就是自己爬進去的,一方面是因為,買了脫色的奶嘴,狀態不好,進魚缸之後尋找黑影躲避光線,造浪是黑色的造成誤解,爬進造浪。還有就是,奶嘴長時間躲避在巖石中,狀態越來越差,最後吸盤脫力,被動的卷到造浪。所以一方面說要購置奶嘴一定要購置健康顏色鮮艷的。再次就是,發現奶嘴狀態不好馬上隔離取出,避免被動卷進造浪。再說說地毯,這種東西也比較活潑,喜歡有沙子的地方,如果沒有沙子就不要養了,他一樣會亂爬,而迷你地毯會貼在某個角落的石頭下面,時間久了,你可能就不記得魚缸裏面還這麼個玩意,偶爾看到還以為哪兒掉進魚缸一塊肉。
草皮,草皮算是弄不死的小強,強光強流越開越好,但是,有一點需要註意的就是,魚缸水質不佳的時候,褐藻會附著草皮之上草皮是開不出來的,這時候就需要清理了,如果不及時清理草皮會被褐藻呼死。對於清理我不建議用牙刷,我都是用大毛筆,軟毛刷,待水質改變或者褐藻退了之後草皮變回繼續飄逸起來。
尼羅河,這個沒啥好說的,註意水質即可,別曬到,曬到的癥狀就是上面有黑點。
綠手指皮革,這個強光中流-強流就會開的很好,特別要說的就是,手指珊瑚會定期“陽痿”脫模,斜著看會發現上面有一層亮薄膜,幾天後變回開的比之前更燦爛。千萬不要認為死了而丟掉。
波羅丁,藍魔抓,菇類不直吹有一點弱流和中光即可。
五抓貝,鹵素燈放在任何地方,但LED就要放在山頂強光。
象耳珊瑚,有光又流就行,唯一註意的就是要留足地方供他伸展。
瓦片珊瑚,這是最簡單的SPS了,有光有流即可,註意KH 和CA 的消耗,還要留足空間供它伸展即可
氣泡,隨便養這個真不知道什麼時候狀態不好。
最後,欲速則不達,包括進生物,控製水體,不可能一下子都做到完美,都是一個由簡入難,由低入高的過程,不要試圖極快的降低或升高缸內的某種物質的含量,包括NO3,PO4,尤其是對於新手,調理水質就是自己學習的過程,有時候多看些資料,多問問高手更是對自己的一個提高,做到未雨綢繆,不要等問題再去想辦法。
作為一名剛下海2年的新手其實是沒資格在這裏介紹經驗。因為這裏面或許對或許錯,或許還會對準備下海的朋友造成誤解。海水是個非常神奇的東西,就跟DNA一樣,沒有相同的情況,更沒有絕對的情況,我只是對我2年來養殖的經驗和誤區做了一個總結,來提供大家參考,希望大家少走一些類似於我的誤區,更是希望貼出我的做法,讓大大們找毛病,看問題,從而讓自己更加進步。好了就白話到這裏,希望大大們拍磚斧正。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