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鈣鎂KH文章寫了以後不少人問我一些問題,先統一補充一下。

1.我寫那個文章主要目的是說,這幾個元素不要去太追求具體數值,因為我看到很多很多新人飼養sps都會拼命的去穩定這幾個數據,而忽視了其它,這是一個嚴重的誤區,當然如果其他部分你控製到完美了,那麼把鈣鎂KH控製在合理範圍當然是沒有壞處的。

2.我的暴力提升確認是沒有大問題的,但是會產生輕微沖擊。KH也可以暴力,我只是想說這幾個數據波動並不是致死原因,但是如果你有時間仍然建議你慢慢提,有句話叫穩定壓倒一切。

3.如果看到一些藥水(粉)寫著每天加多少,請不要相信他,因為不同的缸消耗不一樣,怎麼可以隨便說多少升水加多少。所以在沒有測試的情況下,不要去嘗試亂添加,因為過高帶來的問題可能更加嚴重。

4.由於lps因為不考慮骨骼的生長(少量的sps也一樣),絕大部分缸並不需要做這3個元素的添加,通過定期換水也能維持的很好。


以下正文

註意:本文內容和流行的思路可能截然相反!

柏林系統,基本上每個人下海都會聽到,聽起來也很簡單:活石+燈+造流+蛋分(+藻缸),你認真的去拜模養水神貼,你總是期望柏林系統發力,然而現實總是殘酷的,問題在哪裏呢?

這幾年我越來越感覺柏林系統的神奇,回想以前,我認為所有的錯誤是因為一開始就走錯了。

這裏有必要先說我的故事,因為幾年前我也是這樣,我總是想著缸裏的用最好的蛋分,最強的燈光,再配合大藻缸,用各種藥水,我養很少的魚,甚至不敢餵魚,好像所有的目的都在和那些所謂的多余的營養鹽奮鬥。
慢慢的我發現,珊瑚的顏色變淡了(sps甚至變漂亮了),但是經常不停的死,而新買的珊瑚又沒有什麼問題,然後又慢慢的變白開始死亡......

突然有一天!我靈光一現!我明白了!珊瑚是需要營養的!這些珊瑚是被我餓死的!他們變白的過程就是餓死的過程!之前的思路可能是錯的!

然後我開始尋找資料,比如印尼是世界上珊瑚最多的地方(澳洲大堡礁只是最大,並不是最多),因為那裏是印度洋和太平洋交匯點,而且正好在赤道附近(溫度光照合適),豐富的養分才造就了這些珊瑚。又比如天然的活石上面布滿了各種小生物,加上珊瑚礁生物密度非常高,要養活他們必定需要非常多的養分,等等這些讓我確認了第一件事情,珊瑚是需要營養的,原來追求極致瘦水是不對的。


那麼柏林到底如何運作呢,我理解的柏林核心可以認為是:“高輸入產生的生物鏈”

舉例說,輸入的養分(比如飼料),被魚吃掉一部分,溶解一部分,魚消化利用後再排泄一部分,如果沒有生物鏈,那麼這些養分就此汙染了,如果你有完整的生物鏈,那麼那些微小的生物還能繼續消化這些剩余的養分,這樣就能使得汙染降到最低。
事實上,上面的循環遠遠還沒有結束,已經產生的汙染會被細菌分解產生,然後因為你有光照,這樣再次通過藻類生長吸收,然後又有很多的小生物吃藻,小生物又被大的生物吃掉,一直循環。

我常和我的朋友說,你把一頭死豬丟遊泳池,遊泳池因為生物鏈匱乏,無法消耗汙染就會很嚴重。如果丟到野外的池塘,因為生物鏈豐富,汙染就會小的多。


成熟的柏林系統優點:

1.滿足大量餵食,支持超高生物密度,也可滿足軟硬混養

2.額外設備可以很少,更低的設備成本。

3.瓶瓶罐罐少很多,純自然,省心

4.抗沖擊能力強

5.高速的生長

6.珊瑚顯示大紅大綠濃郁的色彩


要把柏林完整的描述出來有一些難度,但是如果你想玩真正的柏林系統,我相信你已經能夠總結出下面這些思路:

1.柏林應該使用活石,活石最大的好處是“活”,活的意思是多多少少給你帶來了原始的生物鏈,這樣能讓生物鏈快速成熟。

2.即便你做不到你的活石很“活”,也沒有關系,你後期添加的珊瑚通常都有基石,那上面會給你帶來一些物種。

3.不要全部使用各種人造石、死石,不管吹噓的多好,這不是柏林系統,就算最終可以養成活石,你何不現成使用活石?當然如果只是添加部分你就當斷肢架看待吧。

4.聽說國外用的人造石?二個原因:1保護環境的角度出發,采集活石比采集珊瑚對環境造成的傷害更大。2用在非珊瑚缸

5.不要再為活石上的各種小螃蟹和小蟲子煩惱,他們基本上都是有益的,不過有幾樣東西應該清理:垃圾葵、引螺、木耳藻、螳螂蝦,這幾樣繁殖快,又很少有天敵,可能會泛濫。

6.所謂的成熟指的是生物鏈的成熟,不要不敢餵,在不壞水的前提下,多餵能提供整個系統更多能量,有助於更快成熟。

7.開缸養水不要太久,見綠就行了,越長的養水時間,水體越貧瘠,只會使得系統內的各種生物餓死更多。

8.雖然你的目的是養魚和珊瑚,但是其實你是在養這些小家夥。比如你下了一種殺扁蟲的藥水,可能魚沒死珊瑚沒死,但是一定會給系統造成傷害。

9.系統出現問題的時候,只要重新穩定下來,柏林能慢慢自我修復。

10.生物鏈不是說你買個吊吃藻就是生物鏈了,其實更主要的是那些你不在意甚至看不見的小生物。

11.蛋分不需要太強,蛋分只是在過度汙染的情況下幫你處理源頭汙染,如果你的缸養分貧瘠,你甚至可以關掉蛋分。

12.成熟的系統石頭沒藻不一定是養分少,而是能吃藻的生物多。反之,養水時候都是藻,也不一定是養分太多,而可能是沒有吃藻的生物

... ...

能說的很多,暫時整理這些。最關鍵,整個系統從細菌開始你就要從生物鏈的角度去理解。作者 老何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