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聖經》第19章(5)
這黃金律是處理AMS以預防進一步惡化用的,要註意的是,高海拔肺水腫可以悄悄發生而不經過AMS,所以不能只註意AMS的癥狀,還要註意HAPE。HAPE的早期癥狀很隱晦,常常開始時並不覺得呼吸困難,而最可靠的早期癥狀可能是「超出自己預期程度的體力衰退,虛弱無力」。 HAPE常常來勢洶洶,惡化快速,要知道哪些是惡化征兆: 1、 心跳超過每分鐘110次,呼吸超過30次,表示重度。 2、 幹咳是輕中度,有痰則較嚴重,更嚴重則氣管一直冒出水泡,甚至帶血色。 3、 端坐呼吸,也就是一躺下就喘不過來,必須坐起,是重度。 4、 指甲發紫是中度,連臉部也發紫則是重度。 是否某些特定體質的人才會得高山病?不是。只要高度夠高,爬升速度太快,每個人都有機會得到AMS、HAPE或HACE。 體力好的人是不是比較不會得到高山病呢?非也,反而有人認為,體力好的登山者往往背包過重,太過勞累,更容易得到高山病,尤其是,體力好的人可能好勝心強,不願承認自己有AMS癥狀而更危險。 然而,高山病確實有體質傾向,一般認為曾經得過高海拔肺水腫的人,下次再發病的機會比較大一些。有研究顯示,曾經罹患HAPE的人給予測試,在氧氣稀薄的環境下,其呼吸通氣量增加的反應不如未曾罹患HAPE的人。但是,一個人第一次、第二次登高都得到HAPE,第三次也可能不會得;另一個人第一次、第二次沒事,第三次也可能輪到他。 高度上升太快、太勞累、寒冷都是增加高山病機會的因素。一般建議行程設計必須慢慢爬升,可以白天爬高一點但晚上回到較低處過夜,3000m以上每晚營地高度不超過前一晚300m,每星期要有一至三次營地高度不變。這樣確實可以減少高山病機會,但仍不能完全避免。絕對高度仍然是一個重要因素。 藥物方面: Acetazolamide(Diamox):有實驗數據顯示可有效減少AMS機會,對於HACE或HAPE雖無數據,一般也相信有部分預防效果。用法是:每天兩次,每次125mg(250mg的錠劑半顆)口服,爬升前24小時開始服用,到達最高高度的第二或第三晚或提早下山時便可停藥。此藥於高海拔失眠的用法前面已提過。本藥對於已經發生的高山病則不能太過期望其療效,只能用於不是惡化中的AMS,且必須停止上升高度。Acetazolamide不能用於「先天性葡萄糖-6-磷酸去氫缺乏」(G-6-PD deficiency)的患者,這在臺灣約占人口的百分之三;也不能用於對磺胺藥過敏者。本藥需醫師處方。 Nifedipine:有報告指出,用於曾經罹患高海拔肺水腫的登山者,可有效減少再發。但實驗人數還不夠大,是否能確立其地位還有待更多數據。這是一種降血壓藥,需醫師處方。 醣皮質類固醇類藥物,如dexamethasone(Decadron, Dexan):可用於HACE的輔助療法,但不可取代下降、氧氣、或高壓治療。需醫師處方。要註意的是,也有人喜歡用於AMS,雖然會有效,但務必停止上升,而且停藥會有反彈效應,所以必須在停藥後18小時沒有AMS癥狀才能再度爬升;此藥用於ASMS並不值得推薦。 高山病之確實致病機轉仍有許多科學界不明了處,現在的觀念將來仍有可能被修正。目前認為最重要的因素是呼吸的空氣中氧分壓過低,而非總氣壓。若果真如此,可經由計算知,經鼻管吸入流量每分鐘四公升之氧氣,大約相當於下降兩千七百公尺;那麽氧氣治療可能在救急時比下降更有效率,但這仍有待證實。 *【4】 譯本544頁,休克。 休克一詞的意義是指全身的血液循環供應不足的一種緊急狀態,可分為低血容量休克、心因性休克(心臟病)、敗血性休克(感染)、過敏性休克、神經性休克等。登山意外較常見的應是出血引起低血容量休克。 以上僅就內科部分補充說明,本章尚有許多內容關於傷害急救,因非本人專長,不便多論請見諒。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