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作者在挪威釣魚。
要不是村上春樹的著名小說《挪威的森林》和伍佰的同名流行歌曲,挪威,恐怕對於很多國人而言至今還處在一種雲深不知處的縹緲之中。
說來也是,這個處於北大西洋的邊緣,一半國土在北極圈之內,人口只有500萬、自得其樂的北歐小國,無論從地理還是心理距離上,離中國實在是太過遙遠了。加上高昂的物價、生僻的挪威語和北歐寒冷而漫長的冬夜,讓在這裏留學工作的華人較歐洲其他國家而言,顯得少之又少。不過,在這個西臨大西洋的世界邊緣,卻有一樣得天獨厚的好玩事,讓人能在蕭瑟冷清的挪威生活裏找到在其他國家很難覓到的樂趣,並深深陶醉於此,感覺到這個國家的可愛之處。那,便是釣魚了。
老天沒有給挪威留下多少可耕作的肥沃土地,但是卻給了挪威西海岸富饒的漁業資源。挪威雖然緯度很高,內陸頗為寒冷。但是在西海岸,流經的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挪威暖流在給挪威西部帶來了豐富的水汽的同時,也為挪威沿海的魚類帶來了豐富的餌料和四季溫暖的繁殖場所。這使得挪威西部海域成為世界著名的高緯度漁場,匯集了大量終年在這裏停留和繁殖的冷水性魚類,這也使得這片海域成為世界知名的釣魚天堂。由於海洋漁業資源的極大豐富,挪威的釣魚法規非常寬松,個人海釣無需任何許可。在挪威環境保護署的官方網站上就堂而皇之地寫著:釣魚,是挪威人必需的生活內容,挪威人天然享受這種自然的權利!
和國內釣友出行動輒攜帶釣魚器具大小幾十種、武裝到牙齒不同,在挪威西海岸,釣魚更像是一種隨手可進行的休閑活動。這裏釣魚很少用蚯蚓、面粉團、玉米等食餌,更多的是用一種尾帶鐵鉤的金屬假魚做餌,專業術語叫擬餌(Lure)(國內根據譯音叫路亞)。帶一根普通的魚桿,幾個小鐵魚,隨便在路邊找一片開闊的海面,便可開竿享受挪威人引以為自豪的“自然權利”了。用擬餌釣魚,說起來很簡單:將擬餌系在魚線上,利用魚竿的彈性將擬餌拋至遠處水中,放線由其下沈,待沈到一定深度後開始收線,利用收線的快慢和收放頻率的變化,使擬餌在水裏模擬出一顛一動的受傷小魚遊泳的樣子。若有貪嘴大魚經過,上來咬一口,便馬到成功。不過,說著容易,當真操作起來,不少技巧還是需要多加練習和體會。初釣者往往不易掌握甩竿拋餌的技巧,用力大了,經常連魚竿都拋到海裏去。在挪威海邊釣魚,時不時能鉤上整根的銹跡斑斑的魚竿來,那便是初學者為享受“自然權利”所交的學費了。不過,待技法熟練,用的就是一股子巧勁了,甩竿拋餌、定竿墜線、搖竿收魚,皆是一氣呵成。釣魚時舒身張臂、旋腰抖腕、周而復始,絕少國內釣淡水魚時一坐定半天的沈悶之氣。在挪威,說是釣魚,實在也是一種全身運動。
用擬餌釣法,在挪威所釣的魚,大部分是各種鱈魚,細分下來有真鱈(Cod)、黑鱈(Saithe)、青鱈(Pollack)、白鱈(Whiting)、窄身鱈(Ling)等等七八種。這類魚是典型的兇猛掠食性魚類,咬餌時快速迅猛。釣時一般將擬餌拋至遠處,下沈約10~50米之間開始搖竿收線。此時若有饑餓鱈魚經過,則往往跟隨擬餌而來。若搖竿手法得當,擬餌模擬受傷小魚的動作逼真,不多時鱈魚便會確認擬餌乃是眼前大餐,一個沖刺便咬餌入口。此時釣者收線頓感阻滯,瞬間便有反向大力傳來,此時便可在保持線上帶力的情況下,由其拖線而遊。魚遊我放、魚停我收,是為溜魚。幾個回合下來,魚力耗盡,白花花浮上水面,便是收獲之時。近水知魚性,釣的多了,魚一咬餌,便知大概品種。咬餌時接近水底,溜魚時每次拽線力大而持久,用力方向垂直朝下的,是渾身金黃帶著黑斑的真鱈。咬餌處離海面不深,溜魚時拽線頻繁,且時而順著收線方向遊動,用力方向不固定的,是尖嘴大眼的黑鱈或者青鱈。若有魚在海底咬餌,而且拽線力量極其剛猛並能感覺帶翻滾動作的,則必是身形細長如鰻的窄身鱈無疑。
相比於常年駐留的各種鱈魚,馬鮫魚(Macherel)在卑爾根近海的出現就帶著明顯的季節性。馬鮫魚是極其兇猛而貪婪的掠食性魚類,而且沒有魚鰾,因此不能在水中懸停,必須終生保持快速遊動。每年的八九月份,是馬鮫魚繁殖洄遊的汛期,此時馬鮫魚以動輒上百萬條一群的規模高速巡遊於挪威西部的海面上,魚群經過時,連海面顏色都會由藍轉黑。如此大規模的魚群一來,縱橫上千米,如一頭海洋巨獸般橫沖直撞,見魚吃魚見蝦吃蝦。每年馬鮫魚的秋汛到來之際,在我所居住的卑爾根(Bergen)海邊往往釣竿簇集,人頭攢動。凡見遠處平靜海面忽然有魚高高躍起,海鷗一路跟隨鳴叫不止,便知馬鮫大軍即刻便至。於是乎,人人甩竿拋餌入海,餌一入水,即刻快速搖竿收線。不多時,岸邊諸人便幾乎同時開心大叫,皆上魚矣!若已確認馬鮫魚群在近岸遊弋,還可將單條擬餌換成有多個帶彩色亮片小鉤的串鉤。若恰好將串鉤拋入魚群中,則必定鉤鉤上魚,一竿橫七豎八地拖回來七八條活蹦亂跳的鮮美馬鮫。這種好事,恐怕晚上做夢都會笑醒。
海裏的魚品種繁雜,樣樣不同。海釣的樂趣之一,也在於對釣上更多不同品種的魚的追求。若只用擬餌釣法,在挪威沿海釣上的魚基本不超過10種。但是若用上真正的食餌沈底釣魚,那就能釣上更多品種的魚。挪威北極圈海域中生活著大量的蝦,這種蝦口味鮮甜,價錢公道,是絕佳的釣魚食餌。將蝦肉去殼,串在普通的魚鉤上,在線上掛個鉛墜,丟到海裏,可以沈底拖曳,也可以在岸邊懸掛上下抖動。一般情況下,不多時便有客光臨。若下餌處近岸多礁石和水草,有魚咬餌時力量輕巧,如小雞啄米,那麼尋餌而來的,大多是各種隆頭魚(Wrasse)。這是一個大家族,常見的就有10多種,大小體色迥異,尤其是一種“布谷隆頭魚”(Cuckoo Wrasse),成年雄魚色澤亮藍,兼雜亮紅,還有金黃和翠綠條帶點綴其中,極為艷麗,上鉤拖至海面後每每讓人眼前一亮,驚嘆自然造化的神奇。若下餌處有淺色沙礫為主的海底,將蝦餌在沙質海底輕輕拖曳,突然手上一沈,稍停再提竿,則往往有各種將自己埋在沙裏的比目魚上鉤,大者若臉盆,小者也就一個成人手掌大小。還有一種嗜蝦如命的魴(Bluefin Searobin),頭如馬面,包裹骨甲,甲緣俱是尖刺,胸鰭則異化為三根骨刺,其中一根粗長而尖銳,仿若步足,魚可憑此在海底沙石間“行走”。上鉤拉上水面後則鰭足皆張,甚為可怖。若是去掉鉛墜,讓蝦餌在海面上隨浪沈浮,或有針嘴魚(Needle Fish)嗅得美味,蜿蜒而來。針嘴魚身形如蛇,嘴下沿向前伸出,尖而細長,是為針嘴。此魚值得一提的是其骨骼均為翠綠色,煮食時白肉綠骨,頗為奇異。也有一種紅魚(Red Fish),紅身大眼,生活在挪威深入內陸的峽灣裏。這裏水波不興,但深可達千米,若在日落後用長線重墜將蝦餌沈至上百米,往往有紅魚前來。在峽灣的黃昏,僅幾十米寬的水面昏暗靜謐,兩岸懸崖聳立,彎月當空。而在幾百米深的水下,有生物若輕若重地扯動魚竿,這份刺激的感受,身臨其境時,當真終身難忘。
釣的多了,慢慢地就覺得光在海邊釣不過癮。總覺得海面廣闊,遠離海岸之處必有更大更怪之魚,然後就會盤算著駕船出海。從卑爾根驅車往西,直至Sotra島最西北端的Hellysoy,便到了西挪威陸地的終點,往西再無任何陸地或島嶼,放眼已是浩浩蕩蕩的廣袤大西洋。如果說挪威西岸是釣魚天堂,那麼Hellysoy就是天堂裏的聖殿。此處專門有釣魚小艇出租,一般船長5米寬3米,可坐6人。由於船上裝備有測魚和水底地形雷達,船正下方的海底地形、所在的水深、所經過的魚群密度和魚的大小等信息在駕駛臺屏幕上一覽無遺。人有走道,海裏的魚也有“魚路”。在一些海底山脈峽谷處,由於水流速度和平坦海床的海水流速不同,很多魚喜歡進入這些谷道,搭一搭海底的步行電梯。在這些谷道裏,魚兒來來往往,川流不息,猶如陸地上繁忙的交通主幹道。出海釣魚時,若正好能找到“魚路”,便可見測魚雷達屏幕上海底兩山之間代表魚的黑點密密麻麻,穿梭不息。此時下竿放線至雷達顯示的魚路深度,不管用的是擬餌還是蝦餌,很快便竿竿下沈,扯動不止,你方唱罷我登場,竿起竿落間,魚兒已滿艙。出海釣魚,釣的是魚,更是心情。偶有風和日麗,波瀾不驚時,眾人便將船開回群島間,關掉馬達,或坐或靠,由著小船在微浪裏蕩漾。在北歐難得的和煦陽光下,風是拂袖醉,浪是眼波柔。靠著搖籃般起伏的船弦,看著島上孩子在紅色黃色綠色的自家小屋前嬉戲,恨不得時間就這麼凝滯,讓自己永遠地徜徉在這絕世的慵懶中。
釣魚是樂趣,吃魚也是享受。釣的久了,家裏夫人也練出一身烹魚功夫。真鱈和比目魚肉質細嫩,最適清蒸。夫人配以綠蔥、黃姜和火腿肉,絕對的清香盈齒、入口即化。窄身鱈魚和狼魚,肉質厚實、膠皮豐富,紅燒最好。燒汁裏摻了紹興的酒、鎮江的醋,當真是味濃鮮醇。馬鮫魚味腥油重,可以幹煸。用少許黃油,將魚片兩面煎出焦色,撒上些細鹽,再切開一個檸檬,趁熱擠上幾滴檸檬汁,便是一道口感香濃的大餐。若有隆頭魚收獲,可做酸菜魚。剝皮後將魚用快刀片成小片,先煎後燉,配上家鄉帶來的土製酸菜,再切進去幾個紅辣椒,肉韌湯鮮,喝了讓人神清氣爽。有時魚釣多了,不免浪費。夫人卻有好心思,片下魚肉來剁成肉蓉,撒入少許面粉,攪拌勻了抓在手裏,擠成個個魚圓,在沸水裏少滾便起,放涼後分袋凍存。日後可燉可煎,口感爽滑。不過,家中美餐固然受用,但要說吃個不羈,再沒有比海邊隨釣隨烤的吃法更讓人體會自然的趣味了。天氣好時,約幾位好友,搬啤酒一箱,炭盆一個。找一塊海邊的巖石,生起炭火。釣上魚來,便在海邊洗洗刮刮,從背脊將魚對剖,再用幾根樹枝將魚身撐開,抹上香油撒上鹽,便將魚放在已然灼熱的炭盆上烤。不多時,便有魚香撲鼻。七手八腳拔下樹枝來,上了饞蟲,也開了話匣。一口魚,一口酒,眼前過的是天邊的雲起雲落,心裏裝的,永遠是生活的酸甜苦辣。
一個異鄉客,在海外生活,終歸不易。但若常存一顆熱愛生活的心,就算在惡劣的環境裏,也能找到人生的樂趣。在挪威風風雨雨的日子裏,我的兩個孩子先後降生。大寶名鏡舟,小寶為鏡天,合著故鄉詩人陸遊的詞作《漁歌子》,雲:“鏡湖俯仰兩重天,萬頃玻璃一葉船。拈棹舞,擁蓑眠,不做天仙做水仙。”希望他們將來,不管世間是如何的紛紛擾擾,總能有著一顆知足常樂的平常心,體會到生活的真味。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