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失地農民4年前利用巢城天河閑置的水域發展養魚業。幾年來,這10戶養魚戶起早摸黑地把精力全部投入到養魚上面,今年下半年起,開始收獲勞動成果了。然而,近一段時間以來,他們發現,他們養魚的天河竟然成了一批垂釣者的釣魚塘,每天少則10多人,多的時候能達到100多人,這些垂釣者都是沖著這裏的“魚多”而來。面對一條條大魚被釣走,養魚戶們雖想出各種辦法阻止垂釣,但收效甚微。垂釣者們認為,天河是公共水域,不能限製休閑釣魚(本報10月9日曾作報道)。
記者昨日對此事件進行跟蹤采訪時發現,養魚戶們早在4年前就已得到天河街道的批準。記者采訪相關部門時,有關人士均表示養魚戶們可到公安機關備案,這樣會減少釣魚者肆意釣走家魚而造成的損失。
戶失地農民亮出政府“批文”
月10日下午,記者再次來到巢湖市天河街道官圩新村九隊,10戶養殖戶向記者出示了天河街道同意他們在天河養魚的報告。
記者在“報告”中看到,2008年11月19日,張學綱、張學波、成家喜、劉文生、徐武明、楊吉文、楊吉木、曹作良、張學華、張浪等10名失地農民向當地相關部門遞交的關於在天河養魚的申請。
當年12月20日,所轄天河街道官圩社區在該申請上增加了申請內容:“官圩社區曹橋(10戶農民原來居住的地方)的土地在政府重點工程中全部被征用,大部分居民無生活來源,部分有養殖經驗的居民,在尋找生活出路中發現裕溪路東橋至東壩口之間的水面(現已閑置),能利用起來發展養魚,以謀生計,請各級領導綜合考慮為盼”。
當年12月22日,天河街道辦事處同意了官圩社區在申請中增設的意見。
昨日上午,記者從巢湖市天河街道辦事處得到證實。
養魚戶懇求垂釣者“手下留情”
在征得相關部門的同意後,這10戶失地農民開始清理水面雜物,並對水體進行消毒。經過幾年的養殖,今年秋天開始到了正式捕撈的收獲季節。
但是,偌大的水面卻成了垂釣者流連忘返的地方。近一段時間以來,在他們的養魚區域,每天都聚集著很多垂釣者蹲在岸邊釣魚。一次次看到所養的家魚被釣走,這10戶農民心疼不已。多次阻止,多次勸告,但都沒有明顯奏效,甚至為此還發生過言語沖突。
月10日傍晚,記者在天河裏的養殖區域看到,在河的東岸聚集近20名釣魚者,而在東壩口附近聚集的釣魚者就更多。記者隨機采訪一位釣魚者,他認為,這是公共水面,休閑釣魚有何不可,並堅稱自己不會釣走大魚。
針對釣魚者的說法,憨厚的10戶養魚戶們說,他們知道是公共水面,市民休閑釣魚無可厚非,只要不釣走他們養殖的大魚,隨便怎麼釣,他們都不會幹擾的。據養殖戶們介紹,平時他們看得很緊,有時候發生沖突,也不想報警,怕傷了和氣遭到報復。他們只懇求釣魚者,在釣到大魚的時候手下留情,這畢竟是他們辛苦養殖的。
建議養魚戶前往公安機關備案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巢湖市水產局,據該局副局長王剛介紹,天河屬於城市內河,所以當時這10戶農民在天河裏搞養殖,水產局並沒有發證給他們,所以不在水產部門的監管範圍。但10戶失地農民在當時的背景下自謀職業搞養殖,也得到當地政府的同意,從情理上說,沒有什麼錯。所以,當地政府應起到監管作用。王剛建議說,這10戶養殖戶應請求當地政府出面貼出告示,嚴禁在養魚的水面垂釣。同時,養魚戶應該到公安機關備案,一旦發生糾紛可由警方出面幹預。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合肥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該局一位負責同誌告訴記者,天河屬於內河,歸屬地管理,他們所負責的是800裏巢湖水面。如果地方內河需要協助時,水上公安分局會協助解決。這位負責人說,這10戶養魚戶應立即到轄區派出所及水上公安分局來備案,如果發生糾紛警方會及時處理。同時警方也會將這一塊水面列為監管範圍,進一步保護養魚者的權益。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