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程式 一份寧靜 大師論漂 和廣大釣魚人普及談漂 4
凡見過程寧釣魚的人都會留下這樣一個印象:四平八穩、不急不躁,一招一式都透出一種穩重感。競技釣魚是快節奏,但京城裏的釣手似乎都在尋找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即快慢兩種節奏,攻守兩種態勢的統一。
最先顯示這種風格的是閻景泉,成熟的是程寧,演練得讓人佩服的是關秉宏。 沈底墜和懸墜,後者在池釣中占盡優勢,是釣組結構領先,還是釣餌關鍵?在易哲創造了拉餌術之後,一部分專攻釣餌的釣手發現拉餌可以速成,勤習一周弄個冠軍、亞軍容易得很。
程寧從拉餌速釣中發現:釣餌的科學性與釣餌的針對性是懸墜釣法最基本的環節,偏重釣餌可以有一時之勝,依重釣組則能立不敗之地而難登頂峰,只有兩者結合才有競技釣魚的傑作。 自捧得第四屆“釣王杯”後,程寧發現,原來單純依靠釣餌的速釣技術有了可喜轉變,釣組優勢、線組的科學搭配成為主導,人們關註釣餌已細化到魚情、魚性和不同泳層的咬鉤反應。
面對新課題,程寧意識到浮標將成為競技釣魚的焦點。於是,他開始了對浮標的研究,在數百次釣魚實踐中從多達40余種的信號模式裏梳理出浮標的各種語言。
浮標的自身語言 拋鉤後,墜在下沈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作用於浮標的反應有三種:
1、隨墜的下沈浮標向前滑行;
2、受風線牽製浮標橫臥水面;
3、鉛墜入水後以900C弧線的軌跡運行,這一過程受鉛墜位移的影響會出現:(1)、浮標翻起,(2)浮標站直,(3)浮標停頓,(4)浮標緩降,(5)浮標加速下降,(6)浮標回升。在發生魚訊之前的浮標反應大致有這三種,將它稱為“語言”是因為流線形浮標的運動方式可以用格式化進行規範。
浮標的魚訊語言 看程寧釣魚,有的人會覺得奇怪,浮標站直,呆著不動,他就揚竿中魚了;浮標快速下沈,該揚竿了,他卻沒有反應,時機的把握似乎不在乎浮標的動作幅度,而是一種理念。浮標的作用是傳遞信號,程寧把魚作用釣餌產生的浮標反應稱為“魚訊語言”,並在實踐中發現浮標自身語言也不是孤立的,受魚情影響,浮標的自身語言常常同魚訊語言交織在一起,成為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特殊現象,而這正是令一般釣手困惑、煩惱的主要方面。
1、降訊語言。程寧將鉛墜入水後浮標在不同運動狀態中出現非自身語言的異常表現分析得很細,他說:在連續拋鉤中必須正確把握鉛墜入水至起呈斜插狀的都應理解為魚訊,特別是草魚、鯿魚和白鰷魚較多的水域,浮標該翻不翻就是魚訊。與此相類似的還有浮標欲站不直,或站直後出現搖晃和過了停頓時間不肯下降等,都是上層遊魚搶鉤的表現。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