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肺復蘇術在野外急救中的應用

    (一)心臟呼吸驟停的定義:

    任何心臟病或非心臟病患者在未能估計到的時間內心博突然停止,即應視為心臟驟停。呼吸驟停就是肺停止活動——人停止呼吸。除外心肺臟疾病,野外活動中最易引發心臟驟停的因素有觸電、溺水、中毒、外傷失血、休克等。


 

    (二)心肺復蘇術(CPR)的定義:

    是胸外心臟按壓和口對口人工呼吸的手法組成現代基礎生命的搶救。CPR的原理是利用口對口的呼吸,胸外按壓維持正常人基本的氧氣和血液供應。

    (三)心肺復蘇術的重要性:

    腦死亡:心臟停跳4分鐘,腦糖無氧代謝停止;5分鐘腦內ATP枯竭,能量代謝完全停止,缺氧4~6分鐘,腦神經可發生不可恢復的病理改變——全腦功能喪失。(植物人:部分腦死亡,不可逆。)

    生物學死亡:全部機體組織相繼死亡,並發生組織自溶,如循環停止1小時,腦神經壞死,心、腎、肺和皮膚組織從數小時到數日壞死。

    開始搶救的時間越早起死回生的成活率越高(1分鐘內成功率達成100%):

    1、在心博停止後4分鐘內行心肺復蘇術其成活率為43%;

    2、4—6分鐘以內為10%;

    3、6-8分鐘以內為6%;

    4、8分鐘以上為零。

    在野外活動,出現心臟驟停很少有醫務人員在場,這就需要我們自己或身邊的夥伴都能夠掌握心肺復蘇,為身邊的、可能需要救治的患者完成生命的初步救治,為進一步救治贏得時間,在這方面,美國走在世界前列,每5個人中就有1人會心肺復蘇術。

    (四)心肺復蘇術的兩項原則:

    及時:越早越好,爭分奪秒

    有效:達到最基本的生命支持(BLS)

    (五)心肺復蘇術的最基本步驟:

    1、基本生命支持(初步急救)BLS (主要由非專業人員提供服務)

    A、開放氣道,保持呼吸道暢通。

    B、呼吸:口對口人工呼吸。

    C、循環:胸外按壓術。

    2、進一步生命支持(進一步急救)ALS (由專業醫務人員利用藥物、器械、專用設備或專門技術所進性的進一步急救)

    D、藥物,開通靜脈。

    E、心電圖

    F、電擊除顫

    3、復蘇後生命支持PLS 腦康復、ICU

    下面主要為大家介紹基本生命支持(初步急救)BLS的方法與步驟。

    A.開放氣道:

    1、判斷意識狀態:判定有無反應(拍打、輕搖並呼喚病人)。搖肩不可太用力,以防加重可能存在的頸椎損傷。有頭頸部損傷者,僅在絕對必要時,才可移動病人(本步驟應在5~10秒內完成)。

    2、呼救:招人協助,一旦確定病人意識喪失,應立即呼救,並通知急救醫療系統。協助進行CPR.


 

    3、體位:將患者仰臥於堅實平面上,頭、頸、軀幹無扭曲。頭底足高或平臥。(有助於血液回流入腦)。如病人俯臥,搶救者跪於病人側旁,將病人近側手臂直舉過頭,拉直雙腿或略屈其膝,一手托起病人項部,以防頸部彎曲。另一手握住病人上臂肩端,以此為支點,平穩地翻轉病人至仰臥位。
 

    4、開放氣道:幾乎所有昏迷病人都有氣道阻塞存在。即使有微弱自主呼吸者,氣道仍可能受堵。其中,舌根下墜是昏迷病人氣道阻塞的最常見原因。此時應將下頜前移,使舌離開咽後壁,即可開放氣道。

    註意:開放氣道應在2~3秒內完成,在BLS期間,要始終保持氣道開放,氣道暢通意味著供氧,也意味著二氧化碳排出;不暢通氣道,口對口呼吸無效,電擊除顫難以成功,也就沒有腦復蘇,藥物治療每致失敗。

    B、口對口人工呼吸。
 

    1、判斷有無自主呼吸(看—聽—感覺)

    看:胸部或上腹部否呼吸起伏;

    聽:病人口鼻有無出氣聲;

    感覺:搶救者面頰部有無氣體吹拂感。
 

    2、判斷有無大動脈搏動。

    頸動脈:胸鎖乳突肌前緣,相當喉結水平。

    觸診應輕,不得加壓,不要同時觸診兩側頸動脈。(頸動脈竇個別過敏者,有報告按壓死亡者,一般不要刺激頸動脈)。此檢查應在5秒鐘內完成。

    3、口對口呼吸

    未觸及頸動脈搏動,立即開始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在用仰頭擡頜法保持呼吸道開放條件下,按於前額的手拇、食兩指捏閉病人鼻孔,搶救者深吸氣後,即張口與病人口腔外周密接,作2次全力吹氣。吹氣要深而快,一次吹氣完畢,應與病人口部脫離,再側頭吸入新鮮空氣,以作下一次吹氣。兩次吹氣間應有間隙。

    吹氣時應斜眼觀察胸壁是否隨吹氣而擡起,搶救者在吹氣時要體會病人的氣道阻力及肺順應性。吹氣時不能同時作胸外按壓,以防肺損傷或氣體進入胃內。

    後繼呼吸:單人CPR每15次心臟按壓,吹氣2次。雙人CPR每5次心臟按壓吹氣1次。每次用1~1﹒5秒,通氣量800~1200毫升。如通氣無效,則:調整通氣技術;排除氣道異物阻塞。

    C、胸外按壓: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1、手法:搶救者跪於病人胸側,用靠近腿側手的食指和中指沿病人肋弓上移至胸骨下切跡(肋弓與胸骨接合處)。中指置切跡處,食指緊靠中指,起定位作用。用靠頭側手的掌根部緊靠前一手食指,放於胸骨下部,然後,將定位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