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喜歡野外活動的人越來越多了,但對野外危險,特別是動植物造成的危險往往估計不足,這些危險,尤以毒蛇最具代表性。

  對於毒蛇的防治知識,大家的來源不外乎“生存手冊”之類的教材,還有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民間的“土說法”、“土辦法”。這些中有一些含糊謬誤之處

  通身棕褐色為主,頭大,三角形:蝮蛇。分布全國各地甚至生活於海拔4000米的麗江雪山上。受驚時多逃跑,不主動襲擊。癥狀發病兇,全身出血,傷口劇痛、組織壞死。



  通身棕褐色為主,頭大,三角形,鼻子上翹(看上去象叼個煙頭):尖吻蝮(五步蛇)兇狠,主動襲擊,癥狀發病兇,全身出血,傷口劇痛、組織壞死。



  通身棕褐色為主,頭三角形略長:蝰蛇。受驚時,能長時間對峙。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