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路亞、飛蠅引進國內以後,戶外釣魚這項運動吸引了很多年輕的愛好者。但筆者發現,在加入到這項運動之前,很少有人會認真學習一些基本的戶外急救知識和自我保護知識,甚至懶得去學,似乎有山、有水、有魚竿就是全部了。每一年,都有許多戶外釣魚愛好者遇險,甚至失去生命,其源頭就是自大、自負和懶惰。野外釣魚大都是在較為偏僻的自然環境中進行的,這些自然環境較之於城市、鄉村等居住環境存在著更多的自然傷害因素。在野外釣魚過程中事先了解可能發生的傷害事件,掌握相應的應對措施,能夠有效地防止野外釣魚過程中傷害事故的出現,減少和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傷,甚至挽救人的生命。

  經過翻查學生時代學習急救知識的PPT,結合戶外釣魚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下面,筆者從戶外急救包的準備、野外事故的急救措施和心肺復蘇術在野外急救中的應用三個方面來為大家做個整理。希望可以為大家的出釣提供些幫助,防患於未然。

  一、急救包的準備

  (一)急救包的樣式

  1、建議購紅色並標有明顯十字標誌的包。這樣在夜晚光線不是太強的情況下找起來比較方便,野外遇險時也可將包展開作為求救標誌。

  2、急救包應該防水、使用高密度防撕耐磨材料,內部應該一樣使用高密度防撕耐磨材料或結實的塑膠。包的縫線應用粗製的尼龍線或其他結實的線縫製,紮邊要寬、厚,拉鏈要寬大結實(窄小的拉鏈很容易拉斷)。現在的包防水多采用PU塗層,一定要看好,要好的PU+尼龍。否則天氣一熱,PU就會變得軟甚至會粘在藥品上;天氣一冷又會變得很脆容易折斷。

  (二)無菌敷料、紗布、繃帶、一次性手套、急救毯

  野外釣魚經常會被魚鉤鉤傷、或樹枝、石頭劃傷等。意外發生時,正確的處理傷口防止感染是至關重要的,因傷口感染引發的嚴重後果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有時候這甚至是致命的。針對這一點,急救包內應配備高質量的無菌敷料,紗布,繃帶,一次性手套等,可以在意外發生時有效防止傷口感染。而柔軟質地的急救包還可以在你作釣時臨時充當墊子,枕頭。   急救毯,尤其是在冬天,為傷員爭取到的20-30分鐘很有可能成為拯救生命的關鍵。出門在外,不比在家,多一份貼心的保障呵護,就多一份家人的放心,少一份親友的擔心。同時,急救包也可用於互救,幫助發生意外的其他人。

  (三)藥品的配備

  藥品的配備應根據釣友們作釣的時間長短、線路的難易程度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自己組合配備。下面為大家列個清單,不是最齊全的,希望釣友們可以補充。

  咽喉:草珊瑚含片、金嗓子含片、西瓜霜含片、復方甘草片;

  暈車:半小時前喝乘車寧或上車前貼一塊橡皮膏在肚臍上,在車上吃酸性話梅、□撲爾敏;蛇傷:季德勝蛇藥片(亦可治療蜂蟄傷,可內服,可外用);

  燒傷:美寶濕潤燒傷膏一只 、綠藥膏、蘆薈膠(即能止血,又能加速傷口愈合,而且溶於水之後還可用於曬傷之後的治療);

  扭傷:跌打紅花油、雲香精、斧標油;

  心臟:速效救心丸;

  感冒:速效傷風膠囊、姜和紅塘(熬紅糖姜湯)、VC銀翹片(消肺炎,在高原上感冒易轉化為肺氣腫)+左氧氟沙星膠囊(廣譜抗菌、消炎)、板藍根片2板、感康1板、康泰克;

  退燒:百服寧、易服芬

  止痛:止痛片芬必得頭痛散、康必得、散列通、阿斯匹林(胃潰瘍慎用)+雷尼替丁(這樣可以防止有胃潰瘍的人造成胃出血);

  止血:利君沙(西安利君出品)或嚴迪(哈藥出品),消炎抗菌藥。如受到較大外傷,口服可以增強抗菌消炎效果,也可以碾成粉末,直接敷於傷口;雲南白藥類(1雲南白藥用法:出血之傷,以水調服,不出血之傷,以白酒調服。2當出現大出血時,用手按住動脈,並在傷口上灑紅花油與雲南白藥的混合,可止血可消炎);雲南白藥粉末4克裝1瓶(含保險子)止血用;雲南白藥氣霧劑普通裝1支(跌打損傷);雲南白藥創可貼家庭裝(有大有小有防水的);

  過敏:息斯敏、氯雷他定1板(跟撲爾敏重復可2選1);

  消炎:增效聯黃螺旋黴素、板蘭根沖劑;康弘一清;

  腹瀉:黃連素1版、諾福沙星一瓶20片、土黴素1版、寶濟丸2瓶、易蒙停、蒙脫石散、瀉藥(萬一誤食不幹凈的東西,趕快拉掉);

  胃痛:雷尼替丁1瓶;嗎叮林;氟哌酸;藿香正氣水;瀉痢停、黃連素、654-2片(止胃痛)、胃疼安;

  中暑:十滴水、藿香正氣、藿香正氣丸1板、仁丹、清涼油、莪術油、風油精、白花油等,隨時按說明外搽或內服。藿香正氣滴丸(天津天士力出品);

  虛脫:生理鹽水、葡萄糖、鹽(盡量口服補液、先鹽後糖、脫水補鹽)PS:生理鹽水和葡萄糖,可以用鹽和糖,到時要用的話按一定比例溶入飲用水中,生理鹽水是0.9%,萄萄糖是5%

  蚊蟲:蚊不叮驅蚊水、百雀羚、清涼油、999皮炎平、VitC、VitB;

  眼藥膏:眼藥水(利福平);氯黴素眼藥水(清洗傷口)、紅黴素軟膏(可處理眼疾,也可防止傷口感染);

  其他:風油精、傷濕止痛膏、小曲別針20支、棉花1包、體溫計、凈水藥片、銀針、雄黃及個人藥品(所指的是出釣人因目前的身體病癥所需服的藥品)

  外傷:繃帶2卷(推薦止血繃帶,緊急時可以直接包紮傷口;非止血型繃帶除了綁綁東西實在沒什麽用)、三角巾、膠布、紅藥水、酒精、消毒紗布8片、牙痛一粒丸、拔罐器、棉簽、碘伏(對傷口進行消毒)、雙氧水(沖洗深部創傷以及化膿傷口、減少破傷風感染幾率);

  外傷工具:眼科鑷;眼科剪(因為輕巧);一次性手術刀、滅菌醫用無損傷縫針、線;

  多種維生素:金施爾康、存片、21金維他;

  維生素A ——夜盲癥、幹眼癥、視神經萎縮等;

  維生素B2 ——脂溢性皮炎、口腔炎等;

  維生素B3 ——失眠、口腔潰瘍、癩皮病等;

  維生素B6 ——肌肉痙攣、過敏性濕疹等;

  維生素C ——壞血病;

  維生素K ——凝血酶缺乏,不易止血;

  高原反應藥:紅景天、西洋參含片、諾迪康膠囊;

  另外在急救包裏還可以準備:1-2M長的細繩、防水保存的火種等;

  藥用高錳酸鉀1瓶(傷口和飲水消毒)稀釋後可以消毒用;吃了有毒的東西後可以稀釋後喝一點讓自己嘔吐(濃度是1:5000,不要太濃,最好還是用溫水催吐比較安全,因為高錳酸鉀有時可以和某些毒物起反應形成毒性更強的毒物);被蛇咬了可以在清毒後敷一點在傷口消毒等等。

  二、野外事故及急救措施

  (一)蛇、蠍子、蜘蛛等有毒昆蟲、動物

  雖然碰到蛇、蠍子、蜘蛛等有毒動物的機會不多,但是遇上的話卻可能造成非常大的傷害,有時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做好對這些有毒動物的預防遠比被咬傷後的處理來得重要。

  1.預防

  (1)出發前應對目的地可能出現的有毒動物有所了解。

  (2)在地面情況復雜的區域行走時,穿上保護服和結實的鞋子。

  (3)行走和停下時可采用“打草驚蛇”的方式。

  (4)不要在木柴堆、石塊堆、山洞口、沼澤附近宿營。在宿營地附近撒上雄黃粉可以防蛇,(5)使用蚊帳可以防止蠍子、蜘蛛等有毒動物。

  (6)不要將手伸進地洞或石塊下面。

  (7)不要去昏暗處收集柴火,拿起大樹枝時要小心。

  (8)常備蛇藥,以防萬一!

  (9)很多有毒動物在夜間活動,所以不要在夜間赤足離開營地,行動時用電筒照亮路面。

  (10)穿衣穿鞋前抖動並檢查衣物。

  (11)見到死蛇時也要小心,只能用長木棒接觸它。

  (12)若被蛇追逐時,應向山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轉彎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

  (13)如果見到有毒動物時盡量遠離、不要招惹,不要嘗試捕捉有毒動物。

  2.急救

  被毒蛇咬傷:

  (1)患者應保持鎮靜,切勿驚慌、奔跑,以免加速毒液吸收和擴散。

  (2)綁紮傷肢:立即用止血帶、橡膠帶或隨身所帶繩、帶等在肢體被咬傷的上方(近心端)紮緊,以緩解毒素擴散。結紮時應留較長的結,便於解開,每15-30分鐘放松止血帶1-2分鐘,避免肢體缺血壞死;急救處理結束後,可以解除結紮,一般結紮不要超過2個小時。

  (3)擴創排毒:纏紮止血帶後,可用手指直接在咬傷處擠出毒液,在緊急情況時可用口吸吮(口腔應無破損或齲齒,以免吸吮者中毒),邊吸邊吐,再以清水、鹽水或酒漱口。首先吸毒至少0.5-1小時,重癥或腫脹未消退前,傷口作十字形切開後再吸吮,然後可將患肢浸在2%冷鹽水中,自上而下用手指不斷擠壓20-30分鐘。咬傷後超過24小時,一般不再排毒,如傷口周圍腫脹明顯,可在腫脹處下端每隔3-6厘米處,用消毒鈍頭粗針平刺直入2厘米。如手足部腫脹時,上肢者穿刺八邪穴(兩手手指指縫赤白肉際處,共八穴),下肢者穿刺八風穴(兩腳足趾趾縫之間),以排除毒液,加速退腫。

  (4)立即服用解蛇毒藥片,並將解蛇毒藥粉塗抹在傷口周圍。

  (5)給傷員大量飲料,如牛奶、茶水,但禁酒。

  一些種類的蝰蛇毒會破壞凝血功能,從而有流血致死的危險,因此吮吸或擠壓傷口將沒有太大作用。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在綁紮好受傷者的傷處後及早送往醫院。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