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望海樓景區遊船碼頭,5萬余尾魚苗歡快地躍進南城河。為通過“以魚治水”實現生態維護,當天,市農委和鳳城河風景區管委會聯合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放流鰱魚、鱅魚、赤眼鱒魚種5萬余尾,是近年來鳳城河最大規模的一次放流。

當天,主要放流大規格魚苗,鰱魚、鱅魚有1到2兩重,到年底,它們能長到1斤半以上。2008年10月,我市在鳳城河放流魚種2萬余尾,品種主要是紅鯉、草魚、鱅魚等魚種。

今年的“放流大軍”中,多了一個新品種,那就是有“清道夫”之譽的赤眼鱒。漁政站站長高亞明說,赤眼鱒與鰱魚、鱅魚都是“水中清道夫”。赤眼鱒也叫赤眼鯪、紅眼魚、野草魚,能在水底刮食藻類、有機碎屑和腐殖質,能與鰱魚、鱅魚分工合作,起到凈化水質,改善水環境的作用。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