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桃花島,觀看鸕鶿捕魚
還記得小學課本中的《鸕鶿捕魚》嗎?現在由於工業汙染,這種古老的環保捕魚技藝已幾乎消失殆盡。然而,上周日,動感地帶揚子小能人們前往淮安金湖,就有幸看到了這一古今絕唱,並參觀當地農耕文化博物館,感受了1300年前,南方漁民馴養鸕鶿作為捕魚助手的漁文化,收獲頗豐。
3月10日上午11點,揚子小能人在金湖縣委蔣書記、金湖張經理的帶領下,坐快艇穿過白馬湖來到了桃花島。島上熱心的漁民早已為小能人們準備好了豐盛的野味特產。午飯過後,2位老漁民上了船為圍觀的孩子們展開了鸕鶿捕魚表演,漁民把事先準備好的一條大鯉魚放入水中,在漁民的一聲招呼之後,十幾只鸕鶿一頭紮進了水裏,不一會兒,鸕鶿就叼著大鯉魚露出了水面,送到老漁民手中。老漁民習慣性地又將鯉魚扔到了水裏,只見頓時鸕鶿一哄而上開始新一輪“瘋搶”,小能人們在島上,大聲為鸕鶿歡呼和吶喊。
隨後,意猶未盡的小能人們走進農耕文化博物館來細心感受。博物館中古代漁、農生活模型圖由一個個陶土小人們來展現,他們在田間忙碌著,有的耕田、有的捕魚、有的植樹、有的織布、有的生火做飯。
金湖旅遊局理熱情地送別了小能人團隊,同時也歡迎小能人能在7月來參加金湖荷花節。淮安金湖,這座擁有三湖的小縣城,以其原始的生態環境孕育了獨具特色的水鄉漁文化,白馬湖桃花島上坐落的小漁村、停泊在一旁頗具古風的木板漁船、湖邊稀稀落落的漁網漁具組成了江南漁村詩意畫卷的絕唱。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