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宿松縣下倉鎮的一些村民發現,位於該縣境內的馬家湖水面上漂浮著大量死魚。宿松縣水產執法大隊調查後發現,五千斤魚死亡的原因竟是承包人為養芡實(一種水生植物)所需而故意投毒。

3月27日,下倉鎮村民汪某發現,馬家湖1500畝水面上,盡是翻起了白肚的魚。“小的不到一兩,大的不低於10斤。”馬家湖的水原本十分幹凈,突然死了這麼多魚,令汪某十分不解,於是便向宿松縣水產部門進行了反映。宿松縣水產執法大隊隊長周本真帶著執法人員趕到現場後,當即查扣了魚販運上車的5000斤魚。據魚販介紹,他們是受一位姓潘的承包戶之邀前來收購,準備運往江西銷售。當執法人員準備找馬家湖湖面新承包人潘某了解情況時,卻發現其已不知所蹤。

執法人員通過向馬家湖周邊群眾調查了解到,湖中死魚系人為投毒。“潘某請人向湖中投毒的目的,是將湖魚毒死後,再在湖中養植芡實。”進一步調查後,執法人員得知,為防湖中魚兒吞食芡實,3月26日,潘某購農藥甲氰菊酯45公斤,請人投入湖中。

“這是一起非法毒魚案件,必須堅決打擊處理。”據介紹,水產部門目前已向當地警方報案,將依法追究肇事者刑事責任。據介紹,甲氰菊酯屬高效廣譜殺蟲劑,殘效期三周左右,對馬家湖的水質影響在所難免,因此必須給湖水“解毒”。目前,宿松縣水產、環保等多個部門正在一起研究解決方案,力爭將汙染控製在最低程度。記者還獲悉,目前死魚已被全部銷毀清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