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西湖公園掀起新一輪捕魚熱,公園變捕魚場。”昨天早上9時35分,市民李先生發微博稱,到西湖公園散步時,目睹不少市民釣魚,用漁網、塑料袋撈魚,甚至還擲石塊砸魚。

上午10時許,記者前往西湖公園發現,受西湖清淤工程影響,西湖部分水域的水位較低,不少市民冒著危險下湖捉魚,甚至有家長帶著小孩下水。

水位降低

市民冒險捉魚

在西湖公園南大門附近的石拱橋下,有一排出水口,魚順著出水口遊出來。最近西湖清淤,湖邊的巖石裸露,成了捉魚“天然平臺”。

“哇,抓到一條!”一男子在石頭縫裏摸索著,一會兒就撈到一條十幾厘米長的羅非魚。站在岸邊“指導”的妻子接過男子手中的魚,將魚裝進塑料袋。

記者觀察了1個多小時,共有十幾名市民,爬下石拱橋旁的木棧道捉魚。有個媽媽還帶著年幼的兒子一起赤腳捉魚。殊不知,孩子身後不到一米處,就是深不可測的湖水。在C湖區垂釣區附近,有的市民幹脆爬出湖邊的圍欄,用漁網竿往水裏撈。

“C湖區清淤,水位較低,很多市民就跑下去捉魚,這很危險。”西湖公園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小林說,湖底淤泥多,而且最近下雨,石頭濕滑,不小心陷進去,後果不堪設想。

無執法權

亂象屢禁不止

小林說,市民違規捉魚幾乎每一天都有。“用漁網撈的比較多,有的甚至用電魚器。”小林說,在一次清網行動中,就清理出100多張的漁網。

為何捉魚屢禁不止?小林說,巡邏隊員每天都會巡邏,發現就勸阻。“但效果不好,巡邏員一走,那些捉魚的人又出現了。”湖區範圍大,巡邏人員有限,增加了巡邏的難度。據了解,西湖公園水域面積達82.28公頃。

西湖公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園並無執法權,發現違規捕魚,一般只沒收捕魚工具,要求寫保證書。

負責人介紹,這些魚類能清潔水域,改善水質,提高湖水自凈能力,防止湖水營養化。大量捕魚將破壞西湖水系的生態平衡。其實,早在2011年,西湖公園就發布了通告,嚴禁非法捕魚;對於破壞魚類資源的,將移交執法部門,嚴重者追究刑責。

西湖公園管理處表示,他們將加大巡邏力度,同時也呼籲廣大市民愛護魚類,切勿冒險捕捉。西湖公園設有垂釣區,市民大可來此文明垂釣。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