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宗飼料市場在大企業的競相廝殺中硝煙彌漫之時,七好沒有沖進去拼個你死我活,它知道自己的個頭和優勢,選擇避開大宗飼料市場,在高端海水飼料領域另辟舞臺。四年的實踐證明,“小而美”的七好,在高端海水飼料的舞臺上舞得別樣精彩。

文/《水產前沿》 郭金鳳

這是一支中國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行業的“夢之隊”,這個夢起源於中國工程院院士麥康森的一份期待。中國作為世界第一水產養殖大國,水產養殖開口料卻一直需要依賴進口,一度成為麥院士心中的隱痛。讓中國養殖者用上國產優質魚飼料,這份期待在四年前落地並已開花結果。2009年1月,青島七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七好”)成立,以海水魚微顆粒飼料和鮃鰈類飼料為初期主打產品。短短四年時間,七好奠定了在中國高端水產飼料領域的位置,其鮃鰈料、海參飼料、石斑魚標苗和養成飼料等產品,已打下堅實的市場基礎。

七好公司堪稱“小而美”。它依托的中國海洋大學麥康森院士研究團隊在水產飼料領域舉足輕重,2011年,公司被批準為“青島市院士專家工作站”,2012年,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不去跟大企業拼規模,也不涉足競爭激烈的大宗飼料市場,七好堅持自己的經營理念,立足高端水產飼料,高強度投入技術和產品研發,深度服務養殖者,在競爭激烈的水產飼料市場,終於開辟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如今,據稱七好在鮃鰈類飼料市場的市場份額近半,飼料生長速度和餌料系數等關鍵指標已超過原先占統治地位的日本品牌,且價格僅為其售價的2/3。建立海水魚微顆粒飼料與鮃鰈類飼料的市場地位後,七好的目光拓展到海參、石斑魚、大黃魚等品種,市場也由山東延伸至南方,但其高端水產飼料的市場定位一直未變。

由於七好做高品質高性價比的產品定位,飼料價格比一般市場價高,效果的表達更顯重要。從成立那天起,七好就以增加養殖者的效益為目標,建立了程序化價值營銷模式,由養殖顧問在一線負責技術服務和銷售。不通過經銷商進行銷售,這無疑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及管理成本,也限製市場的快速擴展。對此,總經理李融博士表示快速擴大不是七好當前的目標,“目前我們更希望穩紮穩打,讓養殖者對我們的產品有更多的認識和體驗,讓養殖者通過使用七好飼料多賺錢。只要堅持研發生產讓養殖者多賺錢的飼料,並提供規範化的服務,持續為養殖者創造更大的價值,七好就一定能取得快速的發展。”

創立——始自海水魚開口料的“中國夢”

FAM:能否簡單介紹一下七好?

李融:七好公司成立於2009年1月,最初的產品定位是高端水產養殖開口料,我們提出了“七個好”的經營原則,即“原料好,配方好,工藝好,品質好,長魚好,服務好,信譽好”。我們初期的主打產品是海水魚微顆粒飼料和鮃鰈類飼料,目前在海參、石斑魚等飼料方面也在做一些探索。

“七個好”概括了七好公司的產品定位、產品目標和市場方法,我們想把每一個好都落到實處。你用“小而美”這個短語來形容七好倒是很貼切,在飼料行業裏大公司很多,我們公司歷史短規模小,至於美,我覺得可以用“健康”這個詞去詮釋,小不要緊,關鍵是要健康發展,成為受業界尊重的企業。

FAM:能分享一下七好創立的故事以及與中國海洋大學的淵源嗎?

李融:七好公司的確和中國海洋大學有很深的淵源,我是1987年從山東海洋學院(中國海洋大學前身)水產養殖專業本科畢業的,公司很多員工也都有中國海洋大學背景。更主要的是因為麥院士,七好的研發策劃由麥院士主導,但是我們公司其他院校與專業背景的並不少,我們非常歡迎不同院校不同專業的有識之士加入七好“夢之隊”。

創立之初,七好員工都有水產養殖或者飼料行業背景,對這個行業有一定認識。當時鮃鰈類飼料都屬於中低端,但是老百姓不滿意,我們於是思考:市場真正需要什麼?我們能否提供滿足養殖戶需要又符合養殖業發展方向的產品?我們決心試一試,所以成立了七好。打造水產飼料行業“夢之隊”也是麥老師的理想,成立的時候麥老師的期待是非常強烈的。

公司成立的時候定位是做微顆粒飼料,也有麥老師的一些思考。中國是水產養殖第一大國,但是我們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