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午12時,我市開始進入為期3個月的伏季休漁期,6000余艘漁船紛紛歸港,帶回了伏季休漁前的最後一網魚。按照規定,休漁期間,島城水產部門將投放前期儲備的冷凍海鮮,而蛤蜊、螃蟹、蝦、黑頭魚、鱸魚等養殖類海鮮將繼續滿足市民的需求。

上岸海鮮被搶一空

昨日上午10時許,記者在積米崖漁港看到,大部分漁船已經歸港停靠,僅有個別漁船還在歸港的路上。“半個月前,漁政人員就通知今天中午要休漁了,我們都抓緊往回趕,生怕晚了。”魯膠南漁5788的船老大肖永波說,其實,即使不提前打招呼,漁民也都知道6月1日要休漁,這個規定已經實施近20年了,大家都有數。

“作為漁民,肯定希望多出海捕撈些鮮魚掙錢,可是休漁也是為了海裏有更多的資源,俺們能理解。”肖永波說,休漁期,他們主要在家補網、修船,為秋季出海做準備。

漁民們往碼頭上卸海貨,以面條魚居多,鮁魚、黃花魚、牙塔魚、鼓眼魚等數量不多,立蝦、墨魚、蝦虎、海螺等更是鮮見。數百萬斤的海貨剛運上岸,就被數十名魚販子一搶而空。

“今天最後一船,我們再不搶就沒了,這裏的海鮮基本被我們幾十個人‘壟斷’了。我們收的量大,又是老客戶,漁民們當然有貨先供給我們。”魚販肖永海向記者透露,漁民出海前大多都會在附近飯店吃飯喝酒,而這些飯店老板就是他們的眼線,哪條船什麼時候出海了,老板就通知他們,他們提前到飯店住下等著,船一回來就去搶購。

最後一船沒掙著錢

“別看海貨都被搶空了,最後一船不僅沒賺著錢,還賠上了雇工費用。”魯膠南漁167、168雙拖船的大副薛同顯給記者算了筆賬,最後一船是5月29號下午出去的,在潮連島以北海域作業,3天捕撈了兩萬斤面條魚,五六十斤鮁魚,面條魚每斤1.3元,鮁魚每斤15元,一共賣了2.8萬元。而出海消耗了5噸柴油,光油錢就3萬多元。“好在國家根據船的馬力還有燃油補貼,要不然就賠大了。”薛同顯說。

“今年因為海水水溫低,海裏沒什麼東西,大家普遍出海晚,我們是5月初才第一次出海,比這次能好一些,也就剛剛保本。”薛同顯說,出海打魚也要靠運氣,有時候能賺大錢,有時候也能賠大錢。

雇工多數在當地打零工

休漁期間,漁船雇工將何去何從?記者了解到,來自外地的漁船雇工占到總人數的三分之二,其中尤以臨沂、聊城、濟寧等地區最多,四川、東北等地區也有不少人在船上打工。休漁期間,本地漁民一般選擇回家種地,外來的雇工則更會留在當地打零工,等到9月1日繼續出海。

“出海是個苦活,十幾天在海上漂泊,除了捕撈作業,就是吃飯睡覺,確實挺枯燥的,錢又多拿不了多少,30歲以下的年輕人誰願意幹這個活?”50歲的漁民薛樹義說,雖說忙活一個月能掙八九千元,但一年只有5個月在海上作業,也就掙個四五萬塊錢。“我家裏還有兩畝地,休漁期間等於放假了,我回家種地去。”薛樹義說,他們船上有7名雇工,大部分選擇留在當地打零工。“我也不知道要幹什麼,但肯定不會回老家。”27歲的聊城小夥劉勇說,等這兩天拾掇完船上的工具,他就去勞動力市場看看。

說法

收的海貨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

昨天,記者在沙子口中心漁港碼頭看到,已經有60多條收魚船提前返港停靠。今年伏季休漁期間,嶗山區海洋部門將從嚴查處偷捕濫捕違法行為。

船老大董福洪說,今年他出海100天,純收入七八萬元,收來的海貨只有去年的一半多。為了緩解海洋漁業資源衰竭的狀況,嶗山區海洋與漁業部門從2005年就開始了增殖放流工作。截止到2012年,嶗山海域共累計放流了12億單位的各類苗種。主要有日本對蝦、梭子蟹、海蟄、扇貝以及其他一些魚類。從放流的效果來看,嶗山海域已經有部分魚類回捕量開始出現回升。

根據《2013年山東省海洋伏季休漁管理工作實施方案》規定,北緯35度以北的渤海和黃海海域伏季休漁時間為6月1日12時至9月1日12時,其中刺網休漁時間為6月1日12時至8月1日12時;山東省禁漁區線內的定置作業(含?魚落網)休漁時間為6月1日12時至8月20日12時;所有休漁漁船要嚴格遵守伏季休漁有關規定,按時進港休漁,休漁期間不得出海作業。

嶗山區海洋與漁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他們將采取 “海查陸處”,執法船只在海上查獲偷捕漁船後,將全部帶回碼頭來處理。所有停靠碼頭的漁船,不得異地停泊,還要跟漁業部門簽訂停靠協議,需要維修漁船的話,還要向漁業部門提出申請。

市場

未來價格不會大漲冰凍養殖魚類唱主角

休漁期開始了,市民吃海鮮會不會受到影響?一海產品供應商表示,市民完全可以放心。“僅我們公司前期就儲備了幾百噸的海鮮。”他說,根據往年經驗,各大漁業公司的冷凍海鮮投放市場,足以供應市場在休漁期間的需求。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城陽水產批發市場,與前期相比,銷售的魚類種類沒有明顯減少,鮁魚、刀魚、舌頭魚、鯧魚等常規魚類應有盡有。不過,鮮活類海鮮卻不多見,取而代之的是凍緩魚類,尤其是市民喜愛的小雜魚沒有了。在一處銷售鮁魚的攤位前,兩三條鮁魚被另外擱置在一邊。“買鮁魚嗎?一斤半到兩斤的一斤13元。”攤販說。見記者盯著旁邊的幾條,商販說這些是新鮮鮁魚,每斤16元。“今天是休漁期的第一天,再過兩天,新鮮鮁魚就吃不到了!”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鮮活魚類價格相比休漁之前上漲了一到兩成,凍緩的魚類價格變化不大。

“這些冰貨大都來自南方,還有部分是東北或進口的,當地貨沒有。”從事海鮮批發生意28年的江先生說,漁船靠岸後,鮮貨就被一搶而光,根本不可能冷凍。外地貨提前冰凍起來,到了休漁期再解凍銷售,價格會高一些。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冰貨貨源充足,未來價格很難有大的浮動。

“平時每天進出市場的車輛很多,這幾天明顯減少了。”江先生說,隨著休漁期的到來,這幾天的鮮貨交易越來越少,再過幾天鮮活海魚類就買不到了。但與之相反,貝類的交易會越來越多。

“我早上進了100斤扇貝,一上午就賣完了。”一名攤販說,目前,扇貝的價格是每斤5元,海蠣子每斤2.2元,這個價格跟前段時間差別不大,根據經驗,再過幾天價格會上漲。攤販解釋說,人喜歡吃鮮活海產品,而貝類多是沿海養殖,在鮮活魚類缺乏的情況下,貝類自然受寵。

執法

轉了兩小時沒發現“偷腥”船

昨天中午,島城最先進的漁政執法船出海執行今年伏季休漁執法任務。記者跟隨執法人員在海上巡航兩個多小時,沒發現一條“偷腥”漁船。

“這條漁政執法船是在青島船廠量身定做的,造價800萬元,時速達到16海裏,船上配備了兩艘小艇,如果遇到非法捕撈的漁船,小執法艇將靠上前執法。”即墨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艘漁政執法船是縣級市最大馬力的執法船,在休漁期將每天出海巡邏。(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