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天津市水產局獲悉,今年天津市水產養殖面積達62萬畝,全年水產品總產量預計將達到37.5萬噸。為讓市民吃上“放心魚”,天津市水產部門將加快實施現代漁業提升工程,重點在池塘養殖設施化及生態循環、工廠化全封閉循環水、水產養殖物聯網應用、節能減排、水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進行改造提升。

    海上網箱養殖魚蝦市民餐桌更加安全

    把魚兒裝進網箱放到大海裏養殖,不僅便於管理捕撈,還更加優質安全。日前天津市正式啟動“海上網箱養殖試驗項目”,在漢沽近海投放了500個抗風浪網箱,養殖1.3萬公斤半滑舌鰨、牙鮃、海參三種海珍品水產,預計10月底即可打撈上市。

    據介紹,海水網箱養殖是實現海水養殖集約化、規模化生產的主要途徑之一,可提高海產品養殖綜合生產能力。此次投放的500個網箱中,20口網箱分別投放半滑舌鰨魚種2000公斤、牙鮃魚種1000公斤,480口網箱共投放10000公斤海參苗種。據天津市水產局養殖處處長周勁峰介紹,實行海上水產品網箱養殖,讓魚蝦在大海裏自然生長,避免了池塘養殖中因用飼料、藥物導致的藥殘,水產品更加優質安全。此外,利用網箱養殖不需要建設池塘等設施投入,且捕撈方便,養殖成本更加低廉。只要是適合池塘養殖的種類均可在海水網箱中養殖,天津市可進行海水網箱養殖的魚類多達40余種,其中不乏高檔海珍品。

    車間裏培育珍品海鮮年產高檔魚類超8千噸

    如今,把大海引進車間已成為天津生態漁業發展的新招法,運用高科技手段,原本生長在大海裏的魚蝦蟹,通過工廠化養殖不僅優質肥美,還能提高產量10倍以上。今年天津市海產品工廠化養殖面積達80萬平方米,年產中國對蝦、牙鮃、大菱鮃、石斑魚等高檔魚類1萬噸左右。

    記者走進濱海新區一家大型水產品工廠化養殖基地,1萬多平方米的工廠化繁育車間裏養殖上百個海珍品種。這裏養殖的南美白對蝦、中國對蝦、牙鮃、大菱鮃、石斑魚、半滑舌鰨等優質海珍品不僅供應本地市場,還遠銷北京、山東、廣東等地。市水產局專家介紹,工廠化養殖的海產品畝產可達3000公斤,是傳統池塘養殖的10倍以上。目前天津市實行工廠化養殖水產養殖企業達50余家。

    生態循環水產養殖2萬畝今秋2.4萬噸生態魚蝦蟹上市

    水面種菜、水下養魚,一季能收五六茬新鮮蔬菜,秋季還能收獲大量魚蝦,這是天津市發展生態漁業的新招。今年天津市實施菜魚立體種養、稻田養魚等生態環循水產養殖面積2萬畝左右,預計今秋將有2.4萬噸生態魚蝦蟹上市。

    在武清泗村店鎮一個水產養殖基地,農戶使用特製竹筏把水生蔬菜“種”在水面上,而池塘裏養殖鯉魚、鯽魚、南美白對蝦等水產品。魚兒排泄物為蔬菜提供養料,蔬菜生長可凈化池塘水質,增加水體氧氣含量,為魚類生長提供良好的水體環境。今年這種立體種養模式已在武清、北辰、寧河等區縣推廣應用。此外,在寶坻、寧河、靜海還推廣稻田養魚,品種包括鯽魚、河蟹、泥鰍等品種。天津市水產局專家介紹,生態循環水養殖就是通過植物凈化池塘水體環境,減少魚蝦蟹病害發生,這種方式養殖出來的水產品不僅生態環保,而且更加優質安全。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