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入深海,邂逅世界上最大的魷魚,聆聽抹香鯨的“對話”,觀看深海魚類如何依靠自身光芒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互傳信息、誘捕獵物……
廣東科學中心今日起推出由引進的“深海探奇”展。展覽占地1000平方米,展出約40件大型展品,包括海洋生物模型、機械互動遊戲、多媒體及海底地貌模型等,帶領觀眾探索這個星球上最難以觸及的生態系統深海。展覽展期3個月,觀眾可免費參觀。
看!大王酸漿魷
動物界眼睛最大的生物
深海之旅第一站世界上最大的魷魚品種大王酸漿魷在展廳中央,瞪大眼睛迎接你。據介紹,這個長達8米的大王酸漿魷模型,是根據2007年在南極海域捕獲的同類雌性魷魚製作的。盡管原標本僅長4.2米,但重量達到495公斤,是已知最重的魷魚。這個模型的體型之所以比標本更大,是因為科學家們經研究後發現,被捕獲的大王酸漿魷尚處於幼年,而成年魷的體積,目前僅能通過在抹香鯨胃裏發現的巨大喙狀嘴進行推斷。
大王酸漿魷也是動物界中擁有最大眼睛的生物。他們的大眼睛主要用於對付自己唯一的天敵抹香鯨。他們的眼睛長有發光器,能產生自己的光芒,也能覺察其他生物發出的微光。在漆黑的深海中,他們通過分辨抹香鯨身邊的發光微生物的流動情況,來判斷抹香瓊的位置。
作為深海中常見的頭足類動物,魷魚和屬於“有頭腦”的生物。它們有高度發育的眼睛和其他器官,可以收集大量信息。在周圍的展品中,觀眾還可以對頭足類動物的特性有更細致的了解。
聽!海底非無聲
抹香鯨用“哢嗒”聲交談
海底並非寂靜無聲!通過展廳中的發聲裝置,觀眾可以聽到來自深海的獨特聲音。這種聲音就像動物園中猛獸的低吼。
不同的生物有自己的語言。比如鯨類成員,主要以呼嘯聲和哼叫聲進行“交談”。在“大王酸漿魷”的展區對面,觀眾單擊按鈕可以聽到兩種不同的連串“哢嗒”聲。原來,這就是“大王酸漿魷”的天敵抹香鯨“交談”時的聲音。這種連串的“哢嗒”聲被稱為密碼曲。不同的抹香鯨族群有不同的密碼曲“方言”,在遼闊的海洋中,抹香鯨就是靠這種獨特的密碼曲辨別自己的族群。
而在深海中,抹香鯨主要通過發射超聲波辨別獵物的方向。
模擬開潛艇 體驗海底溫度壓力
海洋占地球上超過99%的生存空間,而人類只探索了這些空間的10%不到。本次展覽通過互動機械項目如開潛艇等,讓觀眾感受海底已知空間的溫度、壓力及光水平狀態。比如,在其中一個“壓力”體驗器旁,觀眾可將手臂伸入體驗器內,通過按鈕進行調節,體驗不同深度水域所承受的壓力。
展覽還展示了深海峽谷、深海平原等特殊的地貌以及生活在這些區域的生物。如在食物極為緊缺的“深海平原”區,觀眾可看見一個電子仿生蜥蜴魚從附近的海底猛沖過來,仿佛要吞噬獵物;而在“鯨落”展項中,可了解到落入海底的鯨屍如何為那裏的環境註入食物來源,在數十年間餵養幾百種動物。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