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取六種不同的烤魚片樣本放入杯中,一一進行編號後倒入熱水 。滴入碘酊後,3、4、5號杯(紅圈處)溶液瞬間變成藍色,其他杯中水無變化。

    眼下正值黃金周旅遊高峰,每天大量遊客來青。外出旅遊,總免不了帶點當地的土特產。近日,細心的遊客和市民發現,在旅遊景點買回的烤魚片,吃起來沒有魚味,卻有澱粉的味道。記者帶回6份烤魚片,通過實驗發現3份含有澱粉;而高價買回的散裝烤魚片,則沒有摻澱粉。而記者調查發現,烤魚片摻澱粉加工,已成了業內公開的秘密。由於烤魚片是否允許添加澱粉尚無國家標準,所以也給了這些不正規的廠家偷工減料的機會。

魚片沒有魚味兒 實驗發現袋裝烤魚片多含澱粉 記者實驗
 

    反映中山路買的魚片沒魚味

    “光烤魚片就買了200多塊錢的,拿回來後才發現,根本沒有魚味。”10月2日,聊城的李女士向記者反映稱,來青島前朋友讓帶些特產回去。李女士來到了中山路的一家專售幹海鮮的店面。“當時店家說,這些烤魚片都是青島本地特產,而且都是用純魚肉烤製而成,不含一點澱粉。”李女士說,在店家的熱情介紹下,她買了6包烤魚片。“可是,回到家後,朋友嘗了都說沒有魚味,感覺就像吃面餅。”李女士感覺是受騙了,這時拿起包裝袋一看,包裝袋不僅沒有生產日期、保質期,甚至連生產廠家也沒有。“產品說明上寫著"選用新鮮海產品為原料,以白糖、精鹽、味精為佐料精製而成"。”李女士說,“說是用的海鮮產品,但具體用的什麼魚也沒標註。”面對這些三無產品,李女士有些無奈。

    無獨有偶,濰坊的劉先生也有過類似的遭遇。“當時趕火車,人家給推薦,我就買了三包。”劉先生說,到家後才發現只是一股鹹味,沒吃出一點魚肉味。“都說青島的海鮮好吃,但沒想到頭一回買幹海鮮,竟然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實驗6種烤魚片3種含澱粉

    10月2日,記者從中山路上三家不同的店購買了6包烤魚片,在購買時銷售人員都聲稱用的是魚肉不含澱粉。10月3日上午,記者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根據澱粉遇碘會發生反應顯藍色的化學常識,進行了實驗比對分析。

    在對6種不同的烤魚片進行編號(1、2、6號為散裝烤魚片;3、4、5號分別為青島南大洋食品有限公司、青島綠領食品有限公司和青島道亨生工貿有限公司生產、分裝的袋裝烤魚片)後,記者將取得的樣本放入杯子,並向杯子中倒入熱水。幾秒鐘後 ,3、4、5號杯子中的水變渾濁,而且魚片呈絮狀沈浮。與此同時,1、2、6號杯子的水依然清澈。在6個杯子中分別滴入幾滴碘酊後,3、4、5號杯子的溶液瞬間變成了藍色,而1、2、6號杯子中的水並沒有變藍。

    記者註意到,在3、4、5號產品的配料表中,均標註含有“海魚、白糖、食用鹽、食品添加劑”等,唯獨沒有標註“澱粉”。而記者購買時,店家均曾信誓旦旦地稱“都是純魚肉的,不含一點澱粉”。

    此外,在味道方面,六種烤魚片也各不相同。1、2、6號比較松軟;3、4、5號烤魚片魚味較淡,且有較濃的味精味道。其中,4號烤魚片不僅較硬,而且魚刺、魚骨不少,輕輕撕裂後不難發現有些小魚夾雜在裏面。

    調查

    烤魚片加澱粉已成公開秘密

    標準缺失讓不法商家鉆空子,旅遊市場上幹海鮮多是外地貨

    10月2日,記者在中山路上的一家大型超市裏看到,五六米長的櫃臺上擺放著各種各樣的烤魚片,兆宇、海畔漁家、北洋、魚專家等品牌讓人眼花繚亂。在袋裝的烤魚片的配料表中,都只是寫著“海魚”“鮮海魚肉”“新鮮海產品”等模糊的字樣,對於該產品到底是什麼魚製作而成,配料表中並沒有明確標註。對此,店家表示,這些都是用馬面魚製作而成。記者根據產品包裝袋上的聯系方式找到廠家。其中,青島南大洋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記者在中山路買到的產品確實出自該廠,對於配料表上標註的“海魚”,這位負責人遲疑了幾秒鐘後這樣回答:“應該是"海兔魚",可能是當初印袋子時漏掉了一個字。”而當記者問及該公司的另一種產品中所標註的“鮮海魚肉”是什麼時,這位工作人員匆匆掛掉電話。

    此外,另一款名為“兆宇海之情”的烤魚片,其包裝袋上標註的產地是“青島”,分裝商是青島道亨生工貿有限公司,唯獨沒有生產商,而上面所留的電話也是一個手機號。10月2日下午,記者撥通該電話後,工作人員表示,由於公司負責人不在,對於烤魚片的原料這一問題無法做出答復。

    記者調查了解到,中山路上的烤魚片從38元/斤到168元/斤不等。除了袋裝產品外,更多的是散裝。“便宜的基本都加了澱粉,每斤68元以上的魚片質量都非常好。”中山路一家海產品店店家坦言。

    “現在的烤魚片大部分是用馬面魚或者鱈魚製成,但是不排除有廠家使用價格低廉的小魚做原料。”從事幹海貨批發生意多年的王先生說,而青島市場上銷售的幹海鮮,只有少部分產自本地,絕大多數是外地貨。“魚片、蝦仁、海米等都是從、煙臺、大連等沿海地區進來的。”王先生告訴記者 ,至於配料表上所寫的“海魚”而具體到何種魚,也是有一定原因的。“一些魚片廠並不是生產廠家,而是加工廠家,他們從外地購進半成品的魚片,經過簡單加工後,就在青島進行分裝,然後掛上自己的牌子出售。”王先生說。

    青島幹海鮮針對的客戶群主要是外地遊客,把產地不明的幹海鮮冠名成“青島特產”非常容易。記者在一家包裝專櫃附近看到各種印有“青島特產”的包裝袋和包裝禮盒,上面沒有生產日期,產地不詳。“半斤裝的包裝袋批發價為0.15元/個,一斤裝的包裝袋則0.2元/個,包裝禮盒的批發價在1.5元~3元/個不等。”王先生說,“多數遊客買幹海貨主要是回去送人,只要套上"青島特產"的包裝袋,就非常好賣,而且價格可以賣得更高。”

    家住紅島的李先生經營海鮮生意已經10余年了。“說中山路賣的烤魚片一多半加了澱粉,一點也不誇張。”李先生說,在烤魚片等幹海貨裏加澱粉已經成為行業內的“潛規則”。他向記者表示,“這些幹海貨裏加入澱粉,不僅可以增大產品吸水量和黏附性,提高產出率;而且由於澱粉糊化溫度低,烘製過程中能夠迅速成膜,在鎖住水分的同時還能防止鮮味析出,保證口感。”李先生表示,不同澱粉含量的產品,不僅差價離譜,而且口感差異較大。

    “烤魚片中是否可以添加面粉和澱粉及添加多少,目前國家並沒有明確規定。”李先生說,對於澱粉的添加比例,一般保持在20%至30%,“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不法商販添加更多”。

    支招

    烤魚片太白太黃,都可能有鬼

    “外表太白的烤魚片不能購買,太黃的也不行,因為有染色的可能。優質烤魚片外表自然,顏色不會太均勻,純白或者純黃的,可能有問題。”從事幹海貨批發生意多年的王先生告訴記者,如果能在烤魚片上聞到淡淡的硫磺味,那這種烤魚片也存在問題。如果對顏色把握不準,還可以親自品嘗一下。王先生說,“舌頭是最好的品嘗師,購買烤魚片和其他幹海貨產品時,最好是能親自品嘗一下。烤魚片質量如何,舌頭就能嘗出來。”為此,他建議市民在選購烤魚片時,最好購買散裝的,而不是袋裝的。

    此外,王先生表示,選擇優質烤魚片還要舍得花錢。“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由於優質烤魚片的加工工藝比較復雜繁瑣,售價最便宜的也要80元/斤,那些三四十元一斤的烤魚片一定添加了澱粉,口感也不會太好。”王先生說。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