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伊春路宜欣生鮮綜合市場內,這條長2.12米、重245斤的大鮁魚頗受關註。 10月9日淩晨1時許,黃島漁民打撈到一條巨型鮁魚,體長2.12米,幾乎與著名籃球運動員王治郅等高 ,體重達245斤。這已是島城漁民在一個月內捕撈到第二條巨型鮁魚,不同的是這條更大更重,而且是條母鮁魚。漁民稱兩次捕撈海域位置相似,這兩只可能是一對。
長2.12米,與大郅試比高
“小港碼頭上岸了一條巨型鮁魚,有245斤重。”9日淩晨2時許,市民周先生向本報熱線96663反映了此事。隨後,這條大鮁魚被送到伊春路宜欣生鮮綜合市場。
9日上午,記者來到該市場見到了這條鮁魚,攤主是“老熟人”石東磊師傅。20多天前,從碼頭收購198斤重巨型鮁魚王的就是石東磊。
這條巨型鮁魚被放置在一個推車上,軀幹最寬的地方超半米,魚頭比成年人的頭還要大。魚皮堅韌有彈性,沒有腥臭味。
石東磊找來米尺,發現這個家夥總長有2.12米。圍觀的人群中有人打趣道,這快跟我國籃球巨星王治郅身高等高了。從它尾巴判斷,每兩年能長出一個的凸起,這條魚有10個,年齡可能在20歲左右。
夜間被捕,頂破一張網
記者隨後通過石東磊聯系上前來送魚的師傅,得知這條大鮁魚是從黃島(原膠南)碼頭打撈上岸的。當地漁民從膠州灣外海連夜捕撈回這條鮁魚,拖網網住它時,漁網竟然生生被頂出一個窟窿,好在旁邊還有輔助漁網,才沒讓這條大魚溜掉。上岸後,最先得到消息的石東磊聯系上漁民,出價5500元搶到了手。
據漁民介紹,這次捕撈到鮁魚的海域跟上次位置相近,而兩條鮁魚身長、體重相似。如此短的時間內連捕兩條巨型鮁魚,漁民都開玩笑說,上次抓到“鮁魚王”,這次抓到“鮁魚後”,兩個可能是一對。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魚類專家劉靜研究員表示,兩條鮁魚是一對的可能性不大,不過有可能是一個種群的。“鮁魚能長到這樣大的個頭,至少要十多年的時間,這麼漫長的生長期,其周圍一般會有跟它一起生活的族群。”
分塊出售,賣了8000余元
記者註意到,這條鮁魚軀幹中部偏尾巴的位置被刻上了標記。石東磊笑著說,這是一位女士預訂時做的記號,估計這一截得有100斤重。石東磊說,個頭越大的魚每斤售價越高,但他還是決定按普通價格每斤35元銷售,分塊出售後總共成交價8000余元。
上次捕撈到“鮁魚王”,攤主石東磊曾把一部分分給了親友。大家說的確要比普通鮁魚筋道,肉質鮮美沒什麼腥味,也沒有預想中那麼“老”。由於塊頭大亂刺少,吃起來非常過癮。
記者從海慈醫院營養科獲悉,鮁魚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維生素A、礦物質等營養元素,而且魚皮組織中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有平滑皮膚,抗衰老等食療功效,同時還有補氣、平咳作用,對體弱咳喘有一定療效。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