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長江流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簡稱長漁辦)近日發布了《2013長江上遊聯合科考報告》,警示長江上遊漁業資源嚴重衰退,一些珍稀、特有魚類瀕臨滅絕,“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魚苗出生量急劇下降,目前不足1億尾。上遊如此,下遊是否也情況不妙?記者通過對江陰市漁政管理站、靖江市漁政管理站和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工作人員的采訪得知,長江江陰段乃至江蘇段,包括魚類在內的物種滅絕速度在不斷加快,魚販子甚至哀嘆職業生涯快到盡頭。
現狀
長江江蘇段包括江陰段物種滅絕速度不斷加快
事實上,早在2001年長江江蘇段就開始魚類資源調查,歷時7年,報告在2008年發布:長江江蘇段的魚類由162種下降到109種。而到了今年8月15日,在《2013長江上遊聯合科考報告》發布會上,農業部長江流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趙依民心情沈重,表示長江的生態系統已經崩潰。
長江江陰段目前魚類資源情況如何?記者找到了從時效上來說最近的一份監測報告——2008年至2010年,江陰市漁政管理站的查曉宗和方建清,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的張彤晴、靖江市漁政管理站的顧樹信,這4人聯合對長江江陰段生物狀況進行了連續3年監測。結果顯示,在長江江陰段共監測到漁獲物40種,其中魚類36種,甲殼類4種;由於一系列直接或間接因素的作用,這裏物種滅絕速度加快,原本豐富的物種多樣性日趨弱化。
值得一提的是,魚類喜歡的底棲動物下降速度尤其厲害,生物多樣性級別由“一般”降級為“貧乏”。主要原因可能是長江下遊人類活動較多,漲落潮明顯,且江底已是沙底較多,不適合底棲動物生存。
例證
長江鰣魚消失至少30年河豚魚已多為人工養殖
據介紹,長江鰣魚無疑是長江下遊最具代表性的已滅絕魚類。長江鰣魚是洄遊魚類,歷史上長江江陰段是鰣魚盛產區,而在整個長江江蘇段人盡皆知長江鰣魚、長江刀魚、長江河豚魚並列長江“三鮮”。有資料顯示,1968年至1977年的10年間,長江鰣魚年平均產量為49.2萬公斤。從1984年開始,產量開始急劇下降,1986年僅為1.2萬公斤。此後的記載基本因鰣魚絕跡而缺失。
然而,祖上從靖江遷移到江陰利港江邊定居的村民告訴記者,小時候在江邊鰣魚多得賣不掉,而現在至少30年沒有見到漁民從長江裏捕捉到鰣魚了。記者采訪了一艘在江陰靠岸常州漁船的漁民,他和家人也證實,長江鰣魚絕跡了數十年。璜土附近的小湖水產批發市場的小販告訴記者,長江中下遊的鰣魚早已遭遇“滅頂”之災,現在出現的鰣魚要麼來自海上,要麼是人工培育的美國鰣魚,都不是正宗長江鰣魚。即便是相對能更多見到的河豚魚,也大都出自養殖戶之手。
危機
3個月撈不到500斤刀魚
魚販嘆職業生涯快結束
“長江正在‘死’去,確切地說是長江的魚類正在死去——如果長江裏沒有了魚,長江也就可能真的要死了。”定居江陰利港的陸道平是一名地地道道的長江魚的中介商,說白了就是魚販子。26年來每年開春起他就每天與南京、鎮江、常州、江陰乃至安徽的20多條江中漁船保持密切聯系,收購剛從江中捕撈獲得的刀魚、鰣魚、河豚,但以販魚發家的他現在感覺走到頭了,就以刀魚為例,20多年前,一網下去大大小小的刀魚多得數不清,而今年20多條船花費了幾個月總共撈不到500斤,“有一天長江將有可能變成一條無魚之江,活水變死水。”
安徽漁民老蔣17歲就闖蕩江面捕撈刀魚,他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即便漁網網長只有3.4米,尚不及現在流刺網網長的十分之一,但一網下去總能捕到1000多斤,3個月的捕撈季裏能捕到大約1.1萬斤。刀魚個頭也大,價格約0.33元/斤,而現在呢?動輒成百上千的“天價”,還不一定能買到。
剖析
長江灘塗開發幾已失控水系恢復才是治本之策
同樣對長江生態憂心不已的人在江陰也有一個,他叫鄭金良,2002年起,他每年都把自己培育的優質“四大家魚”及鯉魚、鯽魚、鯿魚苗無償放流長江,還帶動了其他企業和個人也參與魚苗無償放流,被譽為中國長江放流第一人。
鄭金良說,幼年時長江邊上3公裏左右寬闊的江灘草地蘆葦蕩隨處可見,這裏是不少魚類產卵繁衍生息的地方,但現在碼頭延伸到長江中,江邊大造工廠,長江江陰段只有石莊段尚有一小段的蘆葦蕩沒有被挪用。“連個喘息的機會也不給,無休止地開發利用長江包括有凈化水質功能的長江灘塗,勢必造成長江魚類滅絕。”
而在漁民、漁販們眼中,捕魚的人太多、使用電擊和網眼很小的“絕戶網”等是漁民方面的因素,但大壩、碼頭、水泥江堤的建造,密集的運輸船流,有毒汙水往長江的排放……這些無節製的行為同時發動,正在一天一天地摧毀長江。
查曉宗告訴記者,長江中下遊在歷史上原是幹流、支流、淺水湖相互連通的水系系統,為包括4大家魚在內的許多經濟魚類準備了良好的繁衍條件,幼魚進入湖中育肥,再回到江中繁殖,通過“江-湖洄遊”完成生活史。但日益增多的長江水利工程建築和日趨嚴重的江湖閘壩阻隔作用,將這一古老的復合生態系統逐漸片斷化,從而直接威脅長江特有經濟魚類種質資源的永續利用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