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入冬以來又一股冷空氣的到來,記者昨天走訪了煙臺部分農貿市場,發現海鮮價格出現小幅下降,不少市民已經摸出規律進行采購。 大風“吹低”海鮮價格
“都是今天早上拉回來的魚,保證新鮮!”一大早,在紅利市場上,因受降溫的影響,海鮮攤位比平時略有減少,但是每個攤位的供應量卻很充足。一位攤主告訴記者說:“我早上3點多就去石島漁港那邊進貨,今天共拉了30多箱魚回來,差不多1000多斤吧。”據這位攤主介紹,海上捕撈作業有個規律,只要一遇到風雪天氣,大小漁船都會回港,所以每到這時,海鮮的供應是最充足的,去進貨時,相比價格也能便宜些。“比如說偏口魚,大點的賣22塊錢一斤,一般的賣16塊錢一斤,都比前幾天能便宜點,最小的以前怎麼也賣15塊錢2斤,現在10塊錢2斤。”攤主告訴記者,除了捕撈量有所下降的小黃花每斤能漲5毛到1塊錢,其他魚類價格基本上都能便宜賣。
雖然天空偶爾還會飄起大片的雪花,但在市場上購買海鮮的市民卻不少。市民杜大姐告訴記者,自己是老煙臺人,對海鮮市場比較熟悉,每到刮風下雪天,海鮮的價格都會比平時便宜些。“有些魚販會覺得天冷,在剩下一半貨的時候就會更便宜地出售。”杜大姐說。記者跟隨杜大姐來到一個魚攤前,經過討價還價,原本10元錢一斤的小鮁魚,杜大姐以每斤8元錢的價格買了6條。隨後,杜大姐又以每斤低於原價1元錢的價格買了5斤馬步魚。記者在市場上轉了一圈發現,與杜大姐說的一樣,幾乎所有的海鮮攤主都在減價處理。“小鯧魚要嗎,就剩這麼幾條了,原來賣22一斤,一起拿著算你18塊錢了!”一位海鮮攤主吆喝著。
捕撈鮮魚會越來越少 魚類價格有所下降,在采訪中,記者發現貝類海鮮的價格則一直平穩。“本地扇貝5塊錢一斤,扇貝丁22塊錢一斤,海蠣子肉15塊錢一斤,花蛤小的4塊,大的5塊一斤。”在一個攤位前,攤主告訴記者,由於貝類海鮮基本都以養殖為主,只要不遇到太大的自然災害,貝類海鮮的價格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以海蠣子肉為例,今年的價格漲幅就在1塊錢左右。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雖然海鮮總體供應充足,但鮁魚的數量卻有所減少。“不光是數量少了,你沒發現個頭也越來越小嗎?”一位攤主說,如今天氣變冷,鮁魚的魚汛也漸漸過去,除了大馬力的漁船作業範圍比較大,還能捕獲一部分鮁魚,小點的漁船已經捕不到鮁魚了。這位攤主告訴記者,再過幾天等大船也拉不到鮁魚的時候,就是冷凍鮁魚上市的時間了。“現在市場上的魚還是新鮮捕撈的,大蝦除了養殖的,基本上都是冷凍的了,再用不了一個月的時間,不光是鮁魚,其他的捕撈鮮魚也會越來越少了,那時就該賣養殖和冷凍的了。”攤主說。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