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平原遇洪水,要向山崗、樓房等高層建築處轉移。如洪水來勢很猛,就近無高地及樓房可避,也應就近抓住有浮力的物品如木盆、木椅、木板等;有船則更好。必要時爬上高樹也可暫避。如若水繼續上漲,估計所待之處已不安全,要迅速找一些木板桌椅等有浮力的物品紮成筏,準備逃生,無繩子可用布條,但要紮緊,到房已沒頂時上筏。 

  二、 不要爬到泥坯墻的屋頂,這些房屋水浸後很快會塌。平原洪水一般能較快的得到救助,只要渡過緊急時刻就易獲救。

  三、 旅遊中山洪瀑發,危險性大,如1999年7月27日瑞士一旅行團遇山洪爆發死亡19人,2人失蹤。其擺脫就較復雜。要註意以下幾點:

  (1) 旅遊前要了解目的地及經過路段是否經常有山洪或泥石流爆發,要避開這些地區。山洪和泥石流的發生通常有一定季節特征,在多發季節內不到這些地區旅遊。

  (2) 在不熟悉的山區旅行,要有向導,避開一些地質不穩定地區。

  (3) 要註意天氣預報,凡有暴雨或山洪爆發之可能,就不能貿然成行。

  (4) 如在山澗行走遇到洪水暴澆可向高處找路返回。

  (5) 山洪瀑發,常有行洪道,要向其兩側避開。

  (6) 在山間如因洪水將橋梁沖垮,無法地河,而又必須向對岸目的地進發時,可沿山澗行走找河岸較直、水流不急的河段試行過河,一般說河面寬、水淺處其流速自然慢,是過河的好地方。會遊泳者可遊泳過河,一般斜著向上流方向遊,避免水流沖向岸上。當估計無力遊到岸可試行涉水過河。一般先由會遊泳者腰上系一安全繩,另一端紮在岸邊大樹或巖石上,並由旅伴抓住,下水探河水深度,河床是否結實。試探可以涉水時,遊到對岸,將繩紮牢在樹上等處,其他人再行涉水,抓住繩子,比較安全。

  (7) 過河時如有繩子一手拉繩,無繩時可用一竹棍、木棒,手持住,它可以探水深以及河床情況,並有利於支持保持平衡。邁步時要前一足踏穩,後一足才提起,步幅不宜過大。有數人時,可2-3人相互挽在一起過河。

  (8) 如因山洪爆發,河水猛張已無法前進或返回,困在山中,要選一高處平地或高處的山洞,離行洪道遠的地方休息求救。將能帶的食物、火種以及必須用品,帶上並保管好,作好待救需1-2日之準備,節約糧食和熟食品,註意飲水清潔。

  (9) 在水中行走,水流不急,水深在膝蓋以下時,尚能保持平穩,能做各種動作,如果水已齊腰就不能涉水,常有傾倒之可能,必須有可扶的繩索或固定物體。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