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裝備:首先要有良好的巖降裝備,裝備是巖降安全的基本保障。

    2.落石:落石(包括其他墜落物)是巖降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險情,落石的危害力取決於石頭的大小和巖壁的高度。在一定高度下,一個小小的落石就可以擊傷人的頭部和肢體,導致事故的發生,所以巖降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

    3.絞發:巖降過程中還有一個容易被人忽略的險情就是絞發,如果頭發隨著繩索絞入下降器,其後果將不堪設想。衣物和手套也很容易絞入下降器,這也是一個潛在的危險,所以巖降人員必須束發和穿緊身衣褲。

    4.脫繩:脫繩就是巖降中巖降人員和繩索脫離,如果發生後其後果可想而知。一般引發脫繩的主要原因有繩子斷裂,下降器操作不當,安全帶不按要求使用,繩索控製不當,下降時動作不規範。所以巖降前必須檢查繩索的完好,巖降人員的安全帶是否使用正確、扣牢,是否對使用的下降器能熟練操作。

    5.割手:巖降中割手的並非是平時用的刀子,在巖降過程中因為下降有一定的速度,如果這時巖降人員的手直接和繩索接觸,那麽平時看似圓軟的繩子將會像一把利刃或者一根燒紅的鐵條,割開、燒斷你的手指,你將失去控製!所以巖降過程中必須佩戴結實的合手的抗撕扯手套。

    6.摔撞:在巖降中如果身體掌握不好平衡,頭部和身體很容易撞向巖壁,致使受傷。對復雜的巖壁和距地面哪怕只有幾十厘米高度的不當跳躍也會使人受傷。

    7.嬉鬧:有時候危險不僅僅存在於危險事物的本身,就像按操作規程操作的機械師,遵守交通法規的司機,有時候也會節外生枝。因為懸崖峭壁的人跡相對較少、比較原生態,並且站得高望的遠,能夠看到平時看不到的美麗景色和奇峰異石,往往會使人忘乎所以、興高采烈,忘記自己處在危險之地,往往這時候其他跟隨人員也很容易發生事故。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