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李舒平 中國登山協會高山醫學專家 
   
  今天我試著講一講高山病的防治,講完後,大家交流交流這方面的經驗。 

  高山病是登山愛好者很感興趣的話題,去登山之前,我們要了解高山病的癥狀,有哪些表現,遇到高山病應該怎樣救治,這對登山的順利和成功非常重要。 

  高山病不是一個精確的名字,從使用意義上講,大概分為二種:
    一、高山特有疾病,指在別的地方不會發生的,只有在高山上才能發生的病;如:高山反應、高山肺水腫。
    二、高山常見,易發生的疾病,如雪盲、凍傷,胃出血,這些病其它地方也有,但在高山更易發生。這些病統稱高山病,醫學稱高原病,高原病和高山病沒有區別,概念是一樣的。只不過因為我們是搞登山的,我們所處的位置高一些,比高原病海拔更高,問題更嚴重,叫高山病會更引起重視。 

  我們先討論一下高山特有的環境: 

  由於第一種高山病是在特殊條件下特殊環境下發生,所以我們很有必要了解高山環境的特點。 

  一、高山環境的基本特點:一個是地理方面的特點 :地質、地貌;第二個是氣候上的特點。 

  下面看一個表,略 

  在物理學上,氣壓的概念有兩種,一種是體積的概念,一種是質量的概念,實際它們是一致的,可以換算。 

  做這個表的時候,一般來講,書上基本上按千度算的,???? 

  我加了兩個高度,一個是拉薩高度(3680米),一個是珠穆拉瑪峰的高度,它們和登山的關系比較密切。這個表裏有幾個數字是典型的,一個數據上拉薩海拔高度情況,大氣壓和氧分壓降低了三分之一,相當於海平面的2/3,在海拔5308米地方,整個氣壓和密度基本上是海平面的1/2,到了六千米處,降得更低,到8000米處,整個的氣壓降低了2/3,基本上相當於海平面的1/3,所以8000米做為一個指標高度,氣壓在這裏的變化很大。 

  大氣壓,形象的講,每平方米地面平均有承受10噸的大氣壓力,聽起來非常大,但人體內外是平衡的,平常感覺不到大氣壓力。1個標準大氣壓是760毫米汞柱,相當於1013.25個毫巴,(毫巴是氣象學上的一個單位)。 標準大氣壓的標準計量是:在溫度為0度的時候,在南北緯45度的地方的海平面上的大氣壓。1個大氣壓泛指海平面的大氣壓。 

  標準大氣壓在計量上是一個很精確的數字。在標準大氣壓條件下,每一個人1平方厘米體表要承受1.033公斤空氣的壓力,總重量可達到是15-18噸。這個數字很嚇人。 

  隨著高度升高,氣壓逐漸減少,減少的曲線不是一條完全的直線,它除了受到海拔高度影響以外,還受到氣溫、日照、緯度、地形、溫度、風向這些關系的影響。整個地球的大氣層,2萬米以下的地方,空氣結構是基本穩定的,沒有什麽變化。氧氣的含量也就是20.9%。一般也可以講21%。從0海拔一直到1萬、2萬米高度,這個含量不變,空氣結構不變。 

  氣壓對登山的影響是不大的,雖然它對人體很有作用,比如象潛水病、航空病,因為氣壓急速變化的時候,體內壓力的變化和外界氣壓的變化不能很快達到一種平衡,才產生問題。登山不用考慮這些問題,因為登山是一個高度緩慢上升的過程,體內外壓力能夠慢慢的平衡。 
12345678下一頁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