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2月7日報道,生活在深海中層(400至700米深處之間)的魚類,被認為是生物圈中數量最多的物種。現在,一組高級科學研究委員會(CSIC)的研究人員發現,這些脊椎動物的數量是原先估計數量的10倍。卡洛斯

  杜阿爾特是該研究小組的一名成員,也是西班牙工程“馬拉斯皮納”(Malaspina)的推動者。

  根據安裝在船舶的回升探測儀,生物學家們已經發現,魚類個體的數量是原先科學界估計的一萬噸的十倍。

  “這些魚不能用網捕獲,他們的豐富度和生物量並沒有被量化,因此它們的大致數量是估算出來的,而那個假設出的數字現在已被證實是錯誤的。”西班牙生物學家研究員指出。

  這項研究發表《自然信息》雜誌上,旨在指出深海中層魚類可減少海洋表面二氧化碳的數量。

  事實上,正是由於這些脊椎動物,使得二氧化碳被輸送到深海的速度增加。然後,浮遊生物就負責吸收那些其余的二氧化碳。這使海洋生態系統更加穩定。

  一位西班牙生物學家說:“研究結果表明,碳從海水表層至海洋深處的運輸比我們原先想象的更快、規模更大。因為碳的運輸並不僅僅有被動運輸的方式(緩慢下沈的浮遊生物的細胞),還有這些魚類在進食時主動運送的碳(包含在他們的食物中)。在海洋深處,碳就這樣從它們的呼吸或排泄中被釋放出來。”

  這是一項這些小型脊椎動物每天都做的工作。晚上到海洋的表層覓食,而白天則遊至深海以避免被掠食者發覺。

  了解了魚類數量是預計的十倍多之後,使得這些魚在海洋生態系統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亞熱帶海洋占地球海洋的70%,它也是我們所談論的這個星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研究員說。

  AZTI-Tecnalia組織和阿蔔杜拉國王科技大學 (KAUST)(沙特阿拉伯)研究員哈維 伊裏戈恩領導力該項調查。他承認深海中層的魚類生物量,甚至所有魚類的生物量,至少是之前預計的十倍,“海洋中碳的流通和運作對目前我們認為的海洋荒漠地區有重要意義”。

  這個數字是如此之高,使得深海中層的魚類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因為“很有可能他們呼吸著深海中1%至10%的碳初級生產量。”哈維 伊裏戈恩說。

  研究者認為,海洋表面的排泄物說明在海洋深層,微生物有人類意想不到的呼吸活動。這些深海魚類是浮遊生物和頂級捕食者之間的紐帶。

  事實上,友好的燈籠魚(燈籠魚科)是居住在這片水域生物圈中最大量的脊椎動物之一,但對人類來講,在開闊的海洋中還存在一個很大的未知數,因為“在生物學、生態學的知識領域中人類還有許多盲區。”研究人員表示。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