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你對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的錯誤認知
不管你是不是新手,你一定都聽說過硝化細菌,但是如果你只聽說過硝化細菌卻沒聽說過反硝化細菌,那你就是純純的新手了。但是不管怎麼說,硝化細菌和反硝化細菌都已經普遍的被大家所熟知了,但是我們過往熟知的一些概念實際上是不對的,今天今天的生物課給大家補習一下我們海缸系統的核心,硝化細菌和反硝化細菌的故事,顛覆很多人的認知。
一、關於硝化細菌的那些誤解
硝化細菌是海缸系統中最最基礎的菌類,它是一種自養的好氧的細菌。人們對他的了解比較透徹,但是很多新手還是會有很多誤區。
1、硝化細菌會轉化魚類的糞便
硝化細菌實際上是兩種好氧菌的統稱,分別是亞硝酸細菌和硝酸細菌兩種。其中亞硝酸細菌會將氨轉化為亞硝酸即NO2,硝化細菌會將NO2轉化為NO3,這部分內容我就不詳細寫了,大家可以去參考一下我寫的氮循環的帖子,裏面都有詳細的介紹。
很多人認為魚的糞便就是被硝化細菌轉化的。這是錯誤的,硝化細菌只能轉化氨,那麼有機物又是怎麼變成NH3的呢?這裏要插播一下被很多人忽略了另外一種細菌,就是氨化細菌,這時一種異樣菌,以有機碳源為食,他會把有機物分解轉化為氨NH3。之所以氨化細菌被大家集體忽略,是因為氨化細菌的繁殖極為迅速,大概20幾分鐘就可以分裂一次,所以海缸中不太可能缺少氨化細菌。
2、消化系統自己就會很快建立起來
既然提到了分裂的速度,就要說一說硝化細菌的分裂速度吧。硝化細菌是自養細菌,因為這個關系,他們繁殖的時候需要消耗大量的自身營養,所以他們的繁殖需要消耗大把時間。亞硝酸細菌和硝酸細菌的分裂周期都在20小時以上,其中亞硝酸細菌的分裂比硝酸細菌要快一倍多,也就是說,在相同的時間內,亞硝酸細菌的繁殖要比硝酸細菌的繁殖快得多。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缸在建剛初期會有亞硝酸鹽存在的原因。
整個氨化和硝化過程是這樣的。起初,氨化細菌迅速又大量的繁殖,把有機物轉化為氨NH4,然後亞硝酸細菌開始成熟,把氨都分解成了亞硝酸鹽NO2,慢慢的,硝酸細菌也開始成熟,一點點的又把亞硝酸鹽NO2轉化為了硝酸鹽NO3。
所以要想讓魚缸裏沒有NH3和NO2存在,只有兩個辦法,一個是添加硝化細菌,一個是給系統一定的時間。一般一個成熟的硝化系統的建立大概需要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如果想要加快這個進度,就必須在一開始就添加有效的硝化細菌。
3、硝化細菌喜歡光
這也是非常錯誤的,硝化細菌是討厭光的,所以他必須依附在濾材上隱蔽自己,躲避光照。尤其是紫外線光對硝化細菌更有殺傷力。所以硝化細菌溶液要避光保存。
硝化細菌是一種帶有鞭毛的細菌,平時會在水中遊動,但是遊動狀態的硝化細菌是沒有硝化作用的,必須附著在一個地方才可以工作。所以我們的海缸需要有一定的地方給硝化細菌來附著,這個附著的地方就是濾材上了。硝化細菌對於自己安家的地方是很有講究的,必須溫暖(25度左右),有水流,有氧氣,沒有光照才行。
4、硝化細菌要經常添加
硝化細菌只在開缸初期有必要添加等到系統成熟以後是沒有必要再添加的。因為當硝化細菌形成一定氣候以後,我們的缸中基本不會缺少硝化細菌。除非我們做了什麼會破壞硝化系統的事情,比如下藥等,否則是沒有必要添加硝化細菌的。但是如果缸裏NO2升高,說明硝酸細菌的數量不足,這時候添加一些硝化細菌也是對系統有幫助的。
5、硝化細菌需要有機碳源
前面寫了,硝化細菌是自養型的,他們需要的是無機碳源,比如二氧化碳,碳酸氫鈉等,這些無機碳源就可以供應硝化細菌很好的繁殖了。起初,我也以為硝化細菌是異樣菌呢,後來看了些資料才知道。而有機碳源,比如酒精、蜂蜜等等是反硝化細菌需要的碳源,但是不管有機還是無機碳源,都必須不含磷才能被硝化細菌和反硝化細菌利用。
6、添加硝化細菌會增加缸內NO3含量
這是最近很多人的一種認知,實際上這也是不準確,某位商家曾經拿出來好幾種市面上常見的硝化細菌做了實驗,實驗的結果是硝化細菌培養液中確實含有NO3,但是總含量並不高,倒進咱們海缸裏面一稀釋就沒剩下多少了。
那麼為什麼很多人添加了硝化細菌以後會增加缸中的NO3含量呢?原因其實很簡單,硝化細菌本來就是促進氨氮轉化的細菌,倒進海缸裏面,硝化細菌要找個地方安身立命,消耗的氨變多了,自然NO3就多了。
7、硝化細菌可以快速凈水
硝化細菌本身其實並沒有凈水作用,但是為什麼很多時候添加了硝化細菌的缸共幾個小時後就會變得格外清澈?原因是大部分的商品硝化細菌中都添加了絮凝劑,會把水體中懸浮物凝聚到一起,變成較大顆粒,要麼沈澱,要麼被物理過濾處理掉。所以硝化細菌的凈水功能不在於菌,而在於絮凝劑。
8、硝化細菌會降低NO3含量
這更是小白一級的誤解,硝化細菌只會增加NO3的含量,反硝化細菌才是降低NO3的核心菌種。
二、關於反硝化細菌的那些誤解
反硝化細菌是一種異養厭氧菌,它的工作原理在我寫的氮循環的帖子裏面都有介紹,還請大家去先了解一下。但相對於我們的海缸,他的重要性超過了硝化細菌。沒有它的存在就沒有完整的氮循環了。但是圍繞著反硝化細菌的誤區也很多,一個一個來看吧
1、反硝化細菌是自養菌
反硝化細菌是異養菌種,他的繁殖需要消耗有機碳源,比如酒精、蜂蜜等。當我們使用酒精大法一類的大招時,在有機碳源的催化下反硝化細菌會大量繁殖,繁殖的過程既要消耗有機碳源,同時又要消耗NO3,以便提供他們繁殖所需的氧。
但是一旦有機碳源加多了,造成反硝化細菌過量繁殖,大量結束了生命周期的反硝化細菌屍體就會飄在水中,造成水體發白,同時又會產生很多有毒的氨,破壞水質。所以酒精大法要慎用,加多了要翻缸的。
2、反硝化細菌的建立速度比硝化系統慢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都覺得反硝化細菌的繁殖要比硝化細菌慢,但是當我發現硝化細菌是自養,反硝化細菌是異養的時候,我就想明白之前我一直都錯了。
反硝化細菌的繁殖周期大概和亞硝酸細菌的繁殖周期相當甚至還要更快一點,在一切條件(厭氧、溫度、有機碳源等)都充分的情況下整個反硝化系統從開始到成熟只需要大概一到兩周的時間。所以為了提高效率,可以考慮在爆藻的中期,少量添加一點有機碳源,刺激加速反硝化細菌的繁殖分裂。
3、反硝化細菌效率很低
好多魚友的海缸NO3爆表,怎麼都降不下來,所以很多人就覺得是不是反硝化細菌的工作效率很低啊,承受不了NO3的輸入造成的。其實不然,因為反硝化細菌是異養菌,他們的繁殖和工作效率都是非常高的,比硝化細菌高不少。
造成他們在你的海缸中效率底下的原因我們要深刻的其思考,要知道想讓反硝化細菌雖然工作效率高,但是它很嬌氣,必須給它提供充足的有機碳源作為能量,提供足夠大的厭氧環境。溫度變化、鹽度變化、環境的一點點變化都會很容易的殺死他們,所以海缸一定要力求穩定、穩定、穩定。
比如海缸中長期缺少有機碳源,造成反硝化細菌被活活餓死或者繁殖不起來。再比如我們用的活石是不是太薄太細了,因為反硝化細菌只有在厭氧環境下才能正常工作,如果活石很薄,能夠營造的厭氧區很小,那麼反硝化細菌自然就少,反硝化的工作效率自然就會低了。記得看過一個首發,只有在活石5cm深度以下的部分才能夠培養好反硝化細菌,無從考證,但是可以做一參考。
當一切成熟的時候,反硝化細菌的工作效率比硝化細菌要高得多。所以現在很多魚友的缸面臨的是另外一種困境,那就是NO3提不上去。這種情況我們也可以從這裏面尋找到原因。是不是你的反硝化系統的生存環境太過舒適,他們幹活太賣力了呢?
4、反硝化細菌能夠處理磷酸鹽
細菌體內確實含有磷酸鹽,因為磷酸鹽是構成細胞DNA的必須物質,也就是說細菌在繁殖的時候是需要有磷酸鹽的。但是細菌對磷酸鹽的吸收也僅僅限於繁殖這一點而已。正常的新陳代謝時候,反硝化細菌只能利用不含有磷酸鹽的有機碳源,含磷的它是沒有辦法利用的(不要問我為什麼,就這麼個品種),所以反消化細菌並不能很好的控製磷酸鹽。
現如今,我們對於海缸系統的訴求應該已經從對付NO3轉向對付PO4了,使用藻、使用化學脫磷等方法才是正道。別指望反消化系統能幫你,過分強大的反消化系統只會讓你氮磷失衡。
5、反硝化細菌可以人工添加
反硝化細菌的厭氧特性決定了它很難人工保存,尤其是在液體中保存更是難上加難。所以市面上在售的液體反硝化細菌產品要麼就是假的,要麼就只是有機碳源而已。
反硝化細菌最好的載體就是新鮮的活石,在天然海水中,他們已經非常茂盛,當溫度等環境變化的時候,大部分反硝化細菌已經死亡,但是會留下很多孢子等待著環境改善,重新萌發。所以即使你不采用活石開缸,也必須用活石帶進反硝化細菌的菌種,靠大自然自己來建立反硝化細菌是很慢很慢的。
6、薄沙也能培養反硝化細菌
我見過好多魚友在主缸裏面鋪沙,很厚,但是厚度不超過5cm,美其名曰培養反硝化細菌。要知道,只有這麼點厚度的沙子是很難營造出厭氧環境的,只有厚沙系統才可以做到。
厚沙系統一般來說的厚度都超過10cm甚至超過15cm以上,當水中的氧氣被厚沙表層的好氧細菌消耗完以後,深層的沙就變成了厭氧區域,又因為這裏的體積很大,就好像一塊巨大的活石一樣,可以駐紮非常多的反硝化細菌,他們在這裏快樂的工作著。
一個成熟的厚沙系統,可以輕易的把我們海缸裏面的NO3降到很低很低,所以我一直都在說,LPS不適合厚沙系統,只有SPS用厚沙才好。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硝化細菌和反硝化細菌的概念中,大家很容易出現的誤區,相信對各位新手一定有用。
作者 大咖 來源 海友網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