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遍標準流程,是因為發現很多新人對爆藻有很多誤解。我每天也會收到各種各樣爆藻的問題,大多簡單而重復。我寫這篇文章,算是對大家的回答。
文章將分成三部分:爆藻流程(上)、爆藻流程(下)、爆藻奇葩問題回答(比如爆出紅泥怎麼辦?)

這裏是第一部分。

第一步:設備全部入水,空缸運行1-2天

自來水倒入新缸,所有設備全開,請仔細檢查每個設備是否運行正常,並查看魚缸管件是否有輕微漏水。這點一定要註意,但凡新缸,據我統計,至少有30%-40%在試水時發現各種小問題。
如果管件漏水,可自己用PVC膠重新粘合,並再補上一層玻璃膠加固。玻璃膠至少晾1-2天,才能重新試水。
把魚缸水調整到合理水位。這一點也非常重要,可以防止以後你的魚缸有油膜。主缸的合理水位在上魚梳中間,千萬不要完全沒過上魚梳,這樣會導致水面缺乏流動,從而產生油膜。

開缸暴藻標準流程-上

如果你是背濾:背濾格的水位逐層降低,到水泵格為最低,這樣才能保證水體流動。註意水泵格的水位也不可過低,否則空氣容易進入水泵,導致主缸滿缸泡泡。

劃紅線處為合理水位,逐格降低:

開缸暴藻標準流程-上

如果你是底濾:底缸水位不可過高,因為你要做好一個準備:萬一某天忽然停電,水泵停止,主缸的水流入底缸,此時不會水滿而溢。所以,當年你選擇好底缸水位之後,嘗試著拔一次電,模擬以下停電後的狀態,如果沒有水漫金山,說明你此時水位OK。

第二步:RO水化鹽,下活石!

自來水全部排空(如果你的缸超級大,一開始就可用RO水),改換成RO水或者純凈水。
在這裏我要強調一下,除非你測過當地自來水的各項數據並且都非常良好,否則請你一定用RO水或者桶裝純凈水。這點非常非常重要。
每個地方自來水不同,有些地方含有高NO3,有些地方的自來水有高達15的KH,這都會給你的海缸帶來不小的打擊。

所以鄭重推薦用純凈水化鹽,如果小缸,可以買桶裝純凈水(不要用礦泉水,因為海鹽裏已經含有各種元素,再使用礦泉水,有可能元素超標)。如果缸大,純凈水不劃算,那可以買一臺RO機。

大家好,我叫RO機:

開缸暴藻標準流程-上  RO機

所謂RO機,就是含有RO膜的凈水器,出來的水稱為RO水,是標準的海缸用水。
經常有人問我:“我家有一臺三千元的XX牌凈水器,X冰冰代言的,人可以直接喝,這樣的水可以用嗎?”
海缸和人的標準不同,海缸需要的水無所謂牌子,也無所謂多少錢,只需有RO膜。只要有RO膜,幾百元的凈水器就可以用。但是沒RO膜,啥冰冰代言也沒用啊。

大家好,我是萌萌的RO膜:

 

開缸暴藻標準流程-上 RO膜

現在,你可以把鹽倒進去了,大體計算一下缸的水體,然後按照33g鹽/L的比例下鹽。下鹽後,開大造浪化鹽,數小時後測鹽度,不夠鹹就再加點~
註意一定要用光學比重計,用其他比重計完全就是在撞大運。

 

開缸暴藻標準流程-上

等到水不再白蒙蒙一片,清澈明晰,就可以下活石了。
在此插播一句活石的選擇。
活石到底是幹什麼的?看過第一篇文章的朋友應該心裏有數了,活石就是目前最高效的細菌載體。各種細菌在上面自由自在地生活,這些細菌能幫助魚缸分解有害有毒的汙染物。所以海缸不再需要人工濾材,不需要細菌屋、喜瑞環和生化球,因為活石比所有人工濾材都好用,都高級。

選擇活石的時候,盡量選擇疏松多孔的活石,因為這樣的石頭表面積大、孔洞多,能住的細菌自然也多~

開缸暴藻標準流程-上

開缸暴藻標準流程-上

有的活石上面花花綠綠的,帶有一些紅色、紫色的鈣藻,藍色的海綿,粉色的海鞘等等小生物,這當然是最好的,說明你的活石新鮮、海洋環境也幹凈。
但是其實大家不必過分苛求——即便鈣藻少一點、顏色少一點也完全沒有關系,即便活石不夠新鮮,上面頑強的細菌們也會自己繁衍生息,最後達到合理的數量。所以朋友們不必在活石上太過糾結,只要疏松多孔、便於造景就可以了,細菌們的繁殖能力很強,這是你完全不必擔心的事。
這樣的活石,雖然失去鮮艷的顏色,但是多孔,造景也漂亮,完全沒有問題 :

那活石真的可以,你真的不用太糾結……

活石到手後,用海水泡著,軟毛刷輕輕刷刷,把大的垃圾刷掉、把明顯可見的生物屍體清理掉即可。不用往死裏刷,上面還住著細菌呢!也千萬不要用淡水刷,上面還住著你最愛的細菌呢!然後放入缸中開始爆藻。造景可以在爆藻之前,也可以在爆藻之後。
如果你要鋪沙,現在也可以準備了。便宜的菲律賓沙含有一些汙染物,所以需要在爆藻前鋪,讓藻類去吸收NO3。昂貴的活沙則基本不含NO3,所以要在爆藻完畢後鋪。
今天就說到這裏,以後會把剩下的步驟寫完哦~

作者 清風繭縷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