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貼士:春夏季泥鰍池的水質管理
春夏季節氣溫高,光照強,晝夜溫差大,泥鰍代謝較旺盛,水體中的氨氮等有害物質增多,細菌大量繁殖,水體環境變化大,極易引發病害的發生。為了管理好養殖水環境,降低泥鰍病害的發生機率,必須通過換水、使用生物製劑調節水質,創造一個良好的養殖水環境。
俗話說:“養魚先養水”,有了良好的養殖水環境就能降低泥鰍的餌料系數和生產成本,對壓製有害病原生物和有害物質,調節生態環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減少了泥鰍病害的發生。使用傳統加註新水,開增氧機、潑灑生石灰的調水等方法,對泥鰍養殖很不適合,所以首先采取多次少量更換新水,其次使用底質改良劑,以及光合細菌、復合菌吸收氨氮等生物製劑調節水質、轉化有害物質,降低水體的氨氮,創造一個良好的養殖水環境,保持養殖水體的“肥、活、嫩、爽”,有效控製了病害的發生。
通過積極推廣、指導養殖戶科學合理調節水質,通過換水、使用生物製劑調節創造了良好的養殖水體生態環境,有效控製了病害的發生,確保了綠色、無公害水產品的質量安全,助推了科技入戶工作有序開展。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