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登山聖經》之七:遠征(1)
遠征(摘自498-501頁) 遠征時的氣候 你在遠征登山時,必須成為業余的氣象專家,因為你的安全與成功緊緊系於大自然的心情起伏。當你到達登山區域,不妨找其他的登山者以及當地居民談談,這樣可以對當地的氣候型態更加了解。找出目前的風向,打聽有沒有下雨和暴風雨的可能。到了山上,要虛心學習天氣的型態。你的氣壓高度計可以當做睛雨表使用,以找出氣候變化的跡象。 你也可以從雲層裏找線索。卷雲(像兔子的尾巴)警告你,二十四小時之內會下雨。莢狀雲(有如戴著帽子的雲)表示會有強風。迅速飛低的雲層表示壞天氣就要到來。如果你爬進了雲層,可想而知會遇到強風、能見度甚差。(參看第二十三章,對於高山氣候有更多的介紹。)事實上,在高山峻嶺上,通常都有暴雨狂風相隨,你要有這種心理準備。如果能夠,要靜心等待暴風雨過去,因為在惡劣天候時下山的風險太大了。如果你們看來會被困住好一段時間,就要開始實施食物配給。 好天氣也會帶來問題。如果天氣炎熱,陽光輻射會因冰川而變得更為強烈,結果可能造成雪橋崩塌、冰川裂隙移位,冰崩的機會也會增加。如果碰到這種情形,最好在夜間爬山,因為這時候溫度最低,冰雪狀態也最為穩定。 高海拔地區的健康隱憂 許多種類的登山(包括遠征登山在內)都會把你帶到一種你開始覺得不舒服的海拔高度。由於高山上的氧氣減少,每位登山者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氧氣減少,通常會導致高山病癥,嚴重的可能演變成高山肺水腫和高山腦水腫而危及生命。凍傷也是另外一種危險,雖然不只高山地區才有。 學會如何防範這些狀況,並且在這些狀況發生時能夠辨識、治療是很重要的。請翻到“緊急救護”,對於這些問題有諸多討論。同時請查閱緊急救護手冊、專題文章,或是向熟習登山的醫生請教,以獲得更詳細的資料。 高度適應 和高山病癥對抗的最佳方法,就是防患於未然,而首要的預防措施就是慢慢往上爬。我們的身體需要時間來適應高山的環境――雖然每個人所需的時間不一。 上山的速度要不疾不徐,平均每天上升海拔一千英尺。如果你必須來回搬運,這或許表示每兩千英尺就得宿營,這樣你用一天的時間搬運,隔天移營,每兩天爬的高度就是海拔兩千英尺。如果適當的宿營間隔是三千英尺,你可以一天搬運,隔天移營,第三天休息,三天爬的高度總共是三千英尺。除非你已經適應得很好,否則盡量不要逾越這個限度,而且急進之後,一定要安排時間休息。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