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水 人體失水的速度因人而異。人體會由於排汗、呼吸、排尿、腹瀉而喪失水份。你或許察覺不到自己的身體流失了多少水份;譬如說,冬季登山的人可能由於流汗等原因導致嚴重的水份流失,可是他們自己覺得根本沒流多少汗。人體的自我調節功能在有效維持水份均衡力面,也多少扮演了一個角色。另外,很多藥物也會影響你身體維持水份均衡的能力,例如改變排汗、口渴程度或是排尿量。 對於高溫、寒冷所引起的疾病會(包括凍傷)以及高山病癥,維持良好的流質攝取是很重要的,不但可以減少得病的機率,同時也可使你的整體生理功能大為增強。 出門登山的時候,體內水份充足是很重要的。你應該在出發前十五分鐘喝一杯水或是等量的飲料。上路之後,以每二、三十分鐘喝一至一杯半的速率,繼續攝取流質。這種速度有助於你維持正常水份,同時又不至於讓你由於喝水過多而胃脹,不要靠你的口渴感覺做為什麽時候該喝水的憑據;在你覺得口渴之前就要喝水。如果你一天當中並沒有感覺到必需定期排尿,或是你的尿液變成了不正常的暗濁色,你就是水沒喝夠。 運動飲料在高山環境下不一定需要,不過能讓你人口的流質飲料更可口些。如果喝果汁,應該至少稀釋百分之五十,以免腹瀉。至於因流汗而流失的電解質(體鹽),你可以吃些有鹽份的小點心以為補充。 熱抽筋 如果你在持續出力之下,失水過多或是電解質失衡,肌肉很可能會抽筋。休息、按摩、慢慢將抽筋部位的肌肉輕輕伸展開來,多半都有助於舒緩,最重要的是補充水份和電解質。如果你在登山全程中,一直補充流質和電解質,熱抽筋是可以避免的。 熱衰竭 如果你體內的熱度累積得比發散的多,高溫有關的疾病就可能趁機而入。就登山者而言,身體熱度會由於極度費力或是暴露於炎熱的環境下而上升。 熱病主要有兩種,熱衰竭是其中比較溫和的一種(較嚴重的是熱中暑(Heat Stroke),會在下一節討論)。為了降低體溫,皮膚的血管會膨脹(而且會有非常明顯且與排汗有關的失水現象),因此循環到腦中以及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液會降低到不正常的程度。結果導數了類似於昏倒的現象。罹患者可能出現以下某些(甚至所有)征狀∶皮膚濕冷、昏眩、虛弱、惡心或許脈搏也會加快。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