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氣溫回升,親魚種逐漸進入攝食生長的好時機,抓好此時親魚的培育管理,能促其提早開食,恢復體質,加快生長,增強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促進性腺發育,為親魚的繁殖打下良好的基礎。為此,特別提醒廣大養殖戶在親魚種培育上要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分池放養
親魚的放養以促進性腺發育為主要目的,一般采用混養的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水體空間和餌料資源。為了掌握親魚生長發育情況,便於安排催產繁殖,宜在水溫10℃左右時將原來集中在面積較大池塘中培育的親魚,轉入到小池塘中培育。分池前要做好小池塘的消毒工作,選擇晴天每畝用生石灰100公斤化水全池潑灑。分池時,將生長發育好的親魚與生長發育差的親魚分開放養,放養密度以每畝放親魚120~150公斤為宜,且每口池塘中所放親魚在催產時能一批用完最好。
二、投餌施肥
開春水溫回升後,親魚因性腺正處在快速生長發育階段,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鰱鱅魚的親魚春季培育,以施肥培育餌料生物為主。分池前先在池中施足基肥,一般每畝魚池施有機肥300~500公斤。鰱魚親魚池宜多施人糞尿,鱅親魚池宜多施畜糞尿。追肥要量少次多,以穩定水質,使池水既“活”又“肥”,透明度在30厘米上下。草魚親魚的春季培育應以青料為主,輔以精料。前期投餵谷芽、麥芽、糠餅等,並盡早投餵萵苣葉、黑麥草等,隨後轉入到只投青飼料。臨近催產期,性腺發育成熟的草魚親魚攝食量會明顯減少甚至停止攝食。草魚親魚則以投餵螺蚌肉為主,輔以豆餅或配合飼料。為了提高繁殖效果,一般要求投餵營養全面的人工配合飼料,以增強魚種體質,加速其生長。當魚塘表層水溫上升到10℃左右時,魚類開始少量攝食,便可開始進行投餵,投飼量要根據水溫和親魚的吃食情況而增減。
三、調質
開春後,將池水深度控製在1米左右,利於水溫回升,促進餌料生物的生長繁殖,也有利於親魚的攝食。親魚池要經常沖註新水,保持水質清新,增加水中溶氧量。開春投飼與施肥前,宜將池中老水換去一半,加註新水,這樣有利於池水升溫及池塘物質能量轉化,促進親魚生長發育。同時,春季沖水也是一項促進親魚性腺發育的重要措施。鰱鱅草親魚池一般每月沖水2次,每次加水5~10厘米;臨產前,鰱、鱅親魚在臨產一周,每1~2天沖水1次,或使水成微流水狀態,而草親魚在接近催產前半月內,每天沖水1次,每次2~3小時為宜。草親魚池的整個培育過程應保持水質清新,其透明度保持在35厘米以上。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