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從漳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目前,漳州全市有石斑魚育苗場70多家,年產苗種5000多萬尾,養殖面積2萬多畝,產值占全市水產養殖總產值的10.22%,銷售價格比水產品平均價格高出5到10倍,每畝產出平均價格達2萬元以上,今年養殖產量有望達到1.1萬噸,產值預計14億元,苗種培育產量與成品魚產量排名在全國設區市首位。漳州市已成為福建省最大的石斑魚苗種繁育基地與石斑魚產地,申報“中國石斑魚之都”已通過專家評審。其主要做法是:

一是積極培育新品。把石斑魚養殖列入漳州市水產業優勢特色產業之一,製定《漳州市加快推進石斑魚品牌建設的工作意見》,成立了石斑魚品牌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功舉辦了“漳州市石斑魚美食節”“石斑魚王競拍”等系列活動,印製石斑魚掛歷等宣傳品,打造漳州市“石斑魚之都”區域性水產品牌。

二是擴大產業布局。加強青斑親魚等苗種繁育,推廣海水網箱養殖、池塘養殖等多種養殖方式,養殖鮭點石斑等十多種種類,養殖產地遍布我市沿海各縣(市)。石斑魚養殖成為漳州10個優良種苗繁殖培育基地、6個水產養殖優勢產業帶之一。

三是積極拓展銷路。把成品石斑魚銷往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地區以及臺灣、港澳地區。2012年漳州市石斑魚在上述市場批發零售總量突破6000噸,銷售收入突破8億元。

四是加強對臺石斑魚貿易。發揮我市對臺小額貿易優勢,使我市成為輸入活魚的“黃金通道”和集散地,臺灣活石斑魚經我市東山口岸進入大陸市場的數量占通過常規渠道輸入大陸總數量的90%以上。2012年還把石斑魚首次納入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惠臺(零關稅)品種之一,2012年對臺石斑魚雙向貿易427噸,貨值136萬美元,促進了石斑魚產業加快升級步伐。

五是重視科技投入。依托福建省水產研究所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研究和中試關系,實施了《龍膽石斑規模化育苗技術開發》等一批重點項目,取得了石斑魚規模化人工育苗等一系列科技成果,初步建立了石斑魚產業化技術培訓體系和公共信息化服務平臺,促進我市石斑魚的規範化、標準化養殖達到了較高水平。運用低溫精子冷藏技術保存原良種種質,通過AFLP(分子標記技術)等技術,初步建立了斜帶石斑魚等種類石斑魚優質活體親本庫,解決了斜帶石斑魚等石斑魚的親魚培育等技術關鍵難題,形成了一套規模化、穩定的人工育苗技術工藝,實現了斜帶石斑、褐點石斑人工育苗規模化生產,除了滿足本地需求還向外地提供大批優質苗種。引進漁業“五新”,開展健康生態養殖,提高了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