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大水養大魚,而寧夏這邊的精養池塘正常來說都是七八十畝、100多畝,幾百畝甚至上千畝的也多的很。總的來說,水面較大、利大於弊,但如果對各種養殖風險的監控不到位,容易發生大面積死魚,令人惋惜。本文所介紹案例就是在寧夏市場上遇到的大水面一次性死亡8萬斤魚的實例,希望其原因能引起廣大水產養殖戶朋友的關註和重視。 一、 養殖戶基本情況
1、軟件條件。幾個相識的朋友合夥第一次從事大湖養殖,經驗不足,是水產新手。但他們資金較為雄厚,敢於投入,基本現金購料,是水產新生力量。目前該場使用其它品牌的飼料,其養殖負責人與公司服務老師很熟悉。
2、硬件條件。該場池塘總面積有800畝。出問題魚池為350畝半精養池塘,位於黃河岸邊,水電路三通,條件較為優越,為新開挖池塘第一年養魚。
二、 死亡原因診斷
1、現場勘測:遠遠望去,一池塘的紅褐色水(養殖戶稱之為醬油水),池塘周邊大量的鯉魚在浮頭,不少死魚隨風被吹到岸邊。近觀,可發現很多小蝦在岸邊浮頭。但這無論是岸邊的還是已經撈上來的死魚堆裏,都沒有發現鯽魚,死亡的花白鰱也很少,同為一水圍隔養殖的2-3兩的草魚苗種並沒有出現問題死亡。
2、養殖戶介紹:四五天前水溫突降,水色由綠轉透明。一看水瘦了,便施肥,肥水,奇怪的是水後來就慢慢變紅。兩天前投料時,發現魚搶食不厲害。一天前魚開始浮頭,認為是天氣突變,影響到了魚吃食,而浮頭也未見死魚,故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3、鏡檢、剖檢:采集水樣,經檢測水質指標氨氮、亞硝酸鹽、PH均正常,沒有問題,而溶氧偏低。取一滴水樣滴於載玻片,鏡檢發現大量原生動物,藻類很少,未有發現小三毛金藻。於池塘邊捉了一條浮頭的鯉魚,目測肛門紅腫、脫肛比較嚴重,鏡檢鰓上、腸道液體均無寄生蟲,肝臟表現為輕微花肝癥狀,腸壁充血,無食物,空腸。另捉了一條草魚,體表正常,鏡檢沒有發現寄生蟲,剖檢,肝臟輕度糜爛,腸道充血,且輕微化膿,無食物,空腸。
三、 診斷分析 經一系列檢測,服務老師認為應當是由於幾天前溫度驟降,導致水體藻類大量死亡,轉水,施肥後未能將藻類培養起來,反而導致原生動物慢慢繁殖起來,水體溶氧逐漸減少,因是大湖養殖,密度稀,風動溶氧較為充足,初期沒有出現問題,直至病發,原生動物越來越多,加之天氣悶熱異常,導致大規格草鯉魚缺氧浮頭死亡。 之所以排除了養殖戶原先斷定的小三毛金藻引起大量死魚的結論,原因有以下幾點:其一,之前的鏡檢結果的支持,視野裏幾乎全是紅褐色的球形原生生物,幾乎看不到藻類;其二、結合天氣變化分析得來,小三毛金藻的繁殖條件一般為水溫在10攝氏度左右,而9月初水溫至少在20多度,即使氣溫突變,水溫始終降不下來,不適合小三毛金藻大量繁殖;其三、如若是小三毛金藻中毒,則不分魚種,都會大量死亡,而本次並沒有發現鯽魚的死亡,且同為一水圍隔養殖的2-3兩的草魚苗種並沒有出現問題;其四、通過觀察發現死的都是大魚,規格偏小的鯉魚草魚不死,而這正是缺氧浮頭死魚的一大特點,死大魚。
四、 建議 1、大水面養殖資金投入高,因此容不得些許松懈,養殖過程中要更加體現防重於治的原則,特別關註溶氧。比如定時檢測水體藻相變化,魚的生長情況,鏡檢、剖解,檢測是否有寄生蟲,肝膽是否異常,有沒有腹水,腸道有無發炎等。另養殖期間,適當的準備一些粒粒氧,或是粉劑增氧劑是非常重要的,本案例中淩晨3點左右浮頭,如果處理及時應該是死不了這麽多魚的,遺憾的是養殖戶經驗不足,這些必備的物資都沒有。
2、註意調水。天氣溫度突變,且連續幾天異常,藻相很有可能會發生大的變化,甚至是倒藻,既然水便透明了,透明度非常大,那麽施肥肥水是自然的,而這時就需要認真的分析一下:(1)水體浮遊動物多不多。如果鏡檢有大量浮遊動物,藻類非常少,首先應當選擇合適的天氣上午時間殺之,否則能施肥很有可能培養起來的是浮遊動物,水肥不起來還導致浮遊動物繁殖耗氧使魚浮頭。(2)如果浮遊動物不多,藻類也沒有,就得鏡檢其它養殖池塘的藻相,引進富含藻種的水體,然後肥之。(3)出現本案例中醬油水的時候,應當第一時間鏡檢是藻類引起,還是原生動物導致;若是藻類水華,適量引進藻相優良、品種豐富度高的水源,註意天氣變化,防止倒藻浮頭。若是原生動物所致,那麽就得考慮適時殺之,再調水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