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搭建大棚
每年的10月中下旬就要搭建好越冬棚,在搭越冬棚前把魚塘水加深至1.5米以上,並對魚塘進行殺蟲和消毒一次。
2.做好管理工作
(1)註意增氧:在晴朗的白天每天開動增氧機4小時~6小時,並揭開兩邊的“門”,讓棚內外的空氣可以對流;晚上把門關緊以保溫。註意晚上9點後必須開動增氧機。
(2)定期調水:池塘覆蓋好以後,棚內濕度較大,空氣流通性差,容易滋生病菌從而引起水黴病或爛鰓病等,造成筍殼魚死亡,或者可能會因為池塘亞硝酸鹽過高而引起筍殼魚中毒死亡。因此,在冬季要選用光合細菌、EM菌等有益微生物製劑調節水質。一般每15天左右潑灑一次,將養殖水體調節為褐色或嫩綠色,保持水體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pH值維持在7~8.5之間。
(3)餌料投餵:越冬期間的日投餵量要比平時少,約為魚體總體重的4%~5%。當水溫高於20℃時,每天投餵兩次,上下、午各一次;水溫低於20℃時,每天投餵一次,通常在下午投餵;陰雨連綿天氣時兩天投餵一次即可。另外,每隔10天左右要在冰鮮魚中混入大蒜素、復合維生素、護肝及健腸胃的藥物,連餵3天。有預防疾病及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3.搭棚後如果遇到長時間的低溫陰雨天氣,需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1)薄膜要加厚,盡量選擇品質好的薄膜並提高薄膜的規格。並且在北面迎風面拉兩層薄膜以增強保溫能力。
(2)溫棚的基柱要加粗,固定的木樁要加長到1.5米。
(3)鋼絲幹線最好拉密一些,並且要將薄膜拉緊繃平。
(4)水溫較低時,需采取其他加溫方法,如打深井抽水,在越冬棚內燒柴、用電熱棒加熱或用熱水器加熱自來水噴灑水面等,保證越冬棚內水溫在16℃以上。
4.冬季水溫在22℃以下時不宜抓捕筍殼魚,防止魚受傷引起爛身病或其它真菌性疾病。
5.冷空氣過後也要加強管理
(1)要及時處理凍傷凍死魚。對在寒冷期出現凍傷或凍死魚的魚塘,應立即將死魚撈走,以免死魚屍體腐爛沈底進一步汙染魚塘水質,但不應立即對魚塘施放漁藥防病,以防魚群因藥物作用散群而加速凍傷致死。水溫稍為回暖時,也不應立即投餵飼料,避免塘底魚群因上浮攝食導致凍傷患病。
(2)水質處理及防病措施。待水溫回暖穩定時,更換部分魚塘水體及時改善魚塘水質;晴天時中午開啟增氧機1小時~2小時攪拌水體,加速上下水層對流,改善下層水質;視魚塘水質狀況,全塘潑灑養殖寶等微生物製劑改良水體水質(用量:每畝5公斤)。對曾出現凍傷凍死魚的塘魚要適當潑灑氯製劑消毒,然後潑灑生物製劑穩定水質。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