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蕪湖:刀魚價格暴跌 靠此為生的漁民生活維艱 組圖

刀魚價格暴跌,漁民們不想再冒險偷捕刀魚了。

“那時候,無論日夜,無論禁與不禁,都有人在江中捕撈,雖然江中刀魚已很少了,但捕到兩條大的,就能保全家一個月生活了。”4月16日,蕪湖大老張碼頭,老漁民蔡金海向記者回憶道。

前幾年,刀魚從每斤百余元暴漲到數千元乃至近萬元,驅使著江邊漁民瘋狂捕撈刀魚。而隨著今年刀魚價格陡然暴跌,對於蔡金海他們來說,這意味著什麼呢?

打魚已很難維持生計

記者來到蕪湖市長江邊上的大老張碼頭時,60歲的老漁民蔡金海正用新攪拌的水泥漿糊破損的船頭。

“我家世世代代都是漁民,再困難的年代都不愁吃穿。”作為漁民的蔡金海,他的名字也寄托著祖輩們對他生活的期許,金海、金海,就是在水中打撈財富。然而,如今這個金海卻愈發感到生活的艱辛了。“現在,大家生活條件都好了,但我們長江上的漁民卻越來越窮,也越來越沒有魚可以打了。”

“前幾年雖然苦,但三四月份還是能夠靠刀魚賺點錢的,今年一家人到現在打魚才賣了5000多元。還不如以前一斤江刀的錢。”蔡金海的老婆劉小花告訴記者,他們家已經辦了刀魚捕撈證,“本來指望今年能夠勤快點,打點江刀,那怕一個星期幾條,就能夠保證一家老小吃飯了,但今年江刀跌到了百把塊錢,本來就難打,我們已經不指望江刀了。”

漁民曹順江家並沒有辦刀魚捕撈證,“現在太難打到了,去年一個月也就打了幾條,現在打江刀基本上都是靠碰運氣,所以有證沒證也都差不多。”

“不希望孩子以後也和我一樣打魚呀,現在時代不一樣了,不想孩子幹這苦活累活,越幹還越窮。”蔡金海告訴記者,他的孫子正在附近上幼兒園,他們希望能夠定居下來,不再打魚了。

曹順江8歲的女兒今年能吃到刀魚了

八歲女兒從未吃過江刀

刀魚價格暴跌,對於這些打魚人家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不過,曹順江郁悶的同時也覺得有點欣慰,因為今年他將圓一個夢。曹順江說,女兒今年8歲了,但卻從來沒有吃過刀魚。“我們年輕時,江刀價格還不貴,自己也舍得吃,但這些年江刀又少,價格又貴,吃不起呀。”

“以前孩子也會問,‘爸爸,到底刀魚什麼味道呀’,每次聽孩子這麼問,都覺得對不住她。”曹順江告訴記者,今年江刀價格這麼便宜,若打到就留一條給孩子吃,“讓她媽用江水清蒸。”

對於江邊大多數打魚人家來說,曾經的江刀是個寶貝,即便在禁捕期,大家也會日夜偷捕,而這樣的寶貝,是任何一個打魚人家吃不起的。

“有時候我們告訴孩子,這江刀味道和鰱魚其實差不多,那些買魚的人就是圖新鮮。”曹順江說,孩子們吃不上江刀,大人們更不會吃。“吃也吃不下口呀,一筷子下去,就是幾百塊錢。”

“禁捕”不如市場調節

一些漁民告訴記者,雖然平時禁捕江刀,但效果並不明顯,“我們生活在江邊,想捕魚很容易的,像去年江刀的價格,就是禁捕期,大家也會偷著捕的。”

漁民們介紹,“今年非法捕撈的很少了,價格那麼低,而江刀又少,可能忙一個星期也一無所獲。誰願意冒著風險去捕呀!”

“今年刀魚開捕時間已經定下來了,是4月27日到5月26日這一個月。”記者從蕪湖市漁政管理部門了解到,現在,蕪湖市場上的刀魚一部分是從外地調運的,還有一部分是本地漁民捕撈的,“刀魚是洄遊性魚類,從海裏沿長江逆遊而上,從2月底開始先要經過上海、江蘇等省市,大概要在4月底,才能較大規模地進入蕪湖。雖然禁捕刀魚,但有一些漁民捕其它魚時也難免會捕到刀魚。刀魚價格的回歸,實際上對刀魚也是一種保護,像往年那樣的捕法,再過幾年,估計江刀就成標本了。”

曹順江這幾天已經去水產市場好幾次了,他暗下決定,今年一定要讓女兒吃上刀魚,“就是買,也要弄一條給她吃。”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