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放魚行動正式開始。”20桶小魚苗從護滇小能手們手中的水桶“撲通、撲通”跳進滇池裏。在這初冬的上午,暖陽伴著笑顏,龍王廟邊滇池畔真可謂是“魚貫而入”。
昨天上午10點,由昆明市人民政府主辦,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春城晚報、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管委會承辦的“2013放魚滇池生態保護行動”正式啟動。初冬的上午,寒風拂面,一股暖流從昆明市西山龍門索道旁的海埂龍王廟前廣場湧動而出。近萬市民在滇池邊,將10萬尾魚苗親手放入滇池,讓這些魚兒暢遊滇池,助力治滇。而他們中間有不少是放魚節的老朋友了,他們中最小的才5個月大,最老的已經90多歲了……
放魚滇池生態保護行動已經是連續第四年舉辦了。和前3年一樣熱鬧,得到了廣大市民的積極響應。簡短的開幕式結束後,放生點周圍立刻排起了長隊。許多家庭扶老攜幼全家出動,這一天成為他們的環保護滇親子遊活動日。
放魚是一種善行,治滇護滇是全體市民共同的責任。家長們接過裝著魚苗的塑料桶,陪著孩子來到滇池邊輕輕放走小魚。昆明市滇管局介紹,適合在滇池投放的魚類有滇池金線魚、高背鯽、鰱魚、鱅魚等滇池土著魚類,放魚滇池對穩定滇池水域內的魚類種群,維護生態平衡、減少氮磷、促進水體凈化將起到良好的作用。
此次活動按慣例設置了公益捐款箱,用以接受前來放魚市民為滇池保護治理的自願捐款。本次活動接受捐助方為雲南滇池保護治理基金會,所收到的捐款共計4475元,將按相關規定全部用於滇池保護治理。
現場特寫 小演員們頭天晚上排練到10點
昨天一大早,9歲的胡敏欣就起床了,她要和五彩藝少兒培訓學校的小夥伴們一起到放魚節上表演節目。早上七八點,小朋友就聚在一起換演出服、化妝,嘰嘰喳喳地像林間的小鳥,這才知道為了這次演出,一些小朋友激動得都沒睡好覺。
上午10點多,在滇池邊湖風的吹拂下,遠處蒙著淡淡晨霧的西山睡美人成為小舞蹈家們的天然背景板。歡快的音樂響了起來,作為放魚節的開場舞蹈,白族舞蹈霸王鞭《金花朵朵向陽開》點燃了現場的氣氛。臺上,胡敏欣和小夥伴們化身21個白族小金花,拿著霸王鞭快樂舞蹈,裙角飛揚引來臺下小觀眾們艷慕非常,啪啪地拍著小手掌。大觀眾們則舉起了手機、相機、DV,當然,最鐵桿的粉絲都是爸爸媽媽們。
與排練了一兩個月的白族舞蹈霸王鞭相比,五彩藝的第二個節目《快樂家園》是為放魚節量身定製的環保主題舞蹈。時間緊、任務重,頭天晚上小朋友們一直排練到10點。昨天,展現在觀眾眼前的是生機勃勃的樹林和小動物,充滿了野趣和寓意。
今年的場地沒有鋪設紅地毯,因此,小舞蹈演員們的舞臺十分簡樸:滇池邊一個有微微坡度的水泥地,還不甚平整。剛剛看到時,不少來捧場的家長皺起了眉頭:就在這裏跳?這幾乎是大家見過的最簡陋的舞臺。最終,孩子們出色的表現,讓家長、觀眾都忽略了這些,仿佛舞臺本該如此天然。
活躍在現場的數十名誌願者無疑是昨日最累的一群人
短袖T恤不怕冷,青春熱情很給力,數十張年輕的面孔在第四屆放魚滇池環保行動現場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廣場門口彩虹門下,6位年輕女孩熱情引導指路;捐款處的“站崗”誌願者,守好捐款箱之外還幫大家看背包;分魚處的誌願者滿頭大汗分發魚桶,放魚點上幾位小夥子回收小桶,還要招呼大家註意安全。雲南大學滇池學院如約而至,他們連續4年到場支持,學院派來的20位誌願者早早到崗服務;更讓人意外而驚喜的是,雲師大附中DAA社團再次自發地來到現場參加活動。
沒想到有那麼多人參與
“一上午領魚的人太多,沒想到有那麼多人來參與。”大三的同學錢芍紅邊說邊喘,看著人手不夠,好多人都抽調到分魚點來,十多個人在幫著分發小魚苗,可還是忙不過來。確實,踴躍的市民排成長龍,工作人員不斷從魚車中舀出魚苗放入塑膠魚池。七八位手腳麻利的年輕人在魚池邊迅速分裝魚苗進桶,另外三四位誌願者立刻把魚桶分發給市民。在此過程中,不免潑灑出許多魚水,臉上灑滿了水珠,誌願者葉陽擡起胳膊用袖子擦了擦額頭的水,繼續幹著活。“汗水夾著魚水,水打濕了太陽再曬幹。”分魚點另一位誌願者的話概括了他們的工作情況。
“女漢子”不怕累
活動結束前,誌願者們終於得到一絲休息的時間。年輕不羈便不用顧及太多小節,幾位小夥子們並排在湖邊席地而坐,他們都脫了鞋子在湖邊暴曬濕透的鞋襪。其實,分魚點上不止有這些小夥子前後忙活,許多看起來嬌弱的女孩子也毫不示弱。誌願者陳秋珠和魏菡就是分魚點上僅有的幾個女生,在以男同學為主的分魚點上,她們同樣不辭辛苦為市民服務。陳秋珠彎腰、舀魚,傳遞給魏菡,魏菡再遞給市民。她們倆的鞋子同樣濕透了,但也一直堅守在分魚點上。“沒關系,我們是‘女漢子’啊!”她們開著玩笑表示不怕累,只要能為大家服務好就開心了。
11名中學生自發當起誌願者
“潘南君,快去幫那位小朋友回收一下水桶。”除了30名放魚滇池活動邀請的正牌誌願者,昨天還來了11名自發組織前來服務的中學生,他們大多是雲師大附中DAA社團的誌願者。一到現場,他們便在領隊的指揮下忙活起來,幫著市民提水桶、回收水桶、維持排隊秩序,真是一點也沒閑著。
潘南君是一名高二學生,雖然課業越來越緊張,但他依然和同學一起來參加放魚節活動。“可以學習、放魚兩不誤的,只要協調好,就不會受什麼影響。而且能來參加這麼有意義的環保活動,這是在學校課堂上學都學不到的。”潘南君如是說。說起DAA社團的意義,楊子晗說,這3個字母分別代表dream、action、achievement,即夢想、行動、成就,也可以理解為把夢想變為現實。
楊子晗說,這個社團已經連續參加了3年放魚節,最早參加活動的師哥師姐早已經畢業,師哥師姐傳遞下來的活動感悟就是,高中期間一定要來參加一次放魚節,零距離感受滇池治理的不易。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