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是這樣描述冰川的:
  
“冰川冰是由降落到地面的雪轉變而來的。雪的晶體逐步圓化變為粒雪,使積雪的密度逐漸增加。這一過程在溫度接近融點和存在液態水時進行得最快。其後,占優勢的重結晶作用的平均粒徑增大。當集合體的密度達到約 0.84克/立方厘米時,顆粒之間便沒有空隙,而變得不可滲透。這標誌著從粒雪到冰川冰的轉化。”

      
冰川是一種由多年降雪不斷積累變質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狀和運動著的,較長時間存在於地球寒冷地區的天然冰體。冰川不同於一般天然或人工凍結的冰,它能夠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地形向下滑動。
      

雖然很少有人見過冰川,但是冰川與人類息息相關。我們的母親河長江和黃河就是發源於冰川的,我國著名的河西走廊的綠洲就是靠祁連山冰川融水哺育的。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